一片丹心干事业 千封信笺载师道

这是1993年教师节,上海电视台的专题节目正进行现场直播。当主持人通过电话连线,请叶春华教授对“教师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的说法发表意见时,他回答:“上半句对,下半句不对。我的看法是,老师照亮了别人,也完善了自己。”

叶春华教授今年九十高龄,他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教生涯中,无论治学、教书还是育人,都体现出难能可贵的进取精神和师德风范,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声望。

1955年,叶老师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留校任教,逐步成为挑大梁的骨干,担任过新闻系副主任等重要职务,被《中国新闻年鉴》列为中国新闻界名人,获得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荣誉奖。

新闻学是政治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叶老师治学的鲜明特点,是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认为,实践出真知,实践也出新知。上世纪六十年代带学生下基层办报,他总是身体力行,为大家做出示范。平时只要学校没有授课任务,他总是沉到新闻单位进修,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同时注意提炼、总结实践经验。他撰写的《报纸编辑》教材,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出版发行,成为全国新闻院校最早的教学专著,修订后又被列入《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叶老师不仅勇于实践,而且敢于创新。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新闻业务教学与科研领域内,从单科型研究向复合型、提高型研究方向发展,先后独立或合作出版了《新闻写作》《新闻学基础》《新闻业务基础》《新闻采写编评》,形成了独特的“大新闻业务观”。此后,他又在国内率先开拓了一门新学科——“新闻分析学”,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和系统工程原理,在所有“以新闻命名、以新闻为基本特征”的业务中,寻找决定事物矛盾性质的根本性因素及其规律性,用以指导一切新闻业务的实践活动,受到学界的关注和学生的普遍好评。

叶老师治学严谨,对待学生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1964届新闻系学生当年在上钢五厂《合金钢报》和省报《新华日报》实习时,都是叶老师带的队。他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实践,孜孜不倦地指导学生实习,至今深深留在学生的心中。中宣部原副部长龚兴瀚当年就和叶老师一起编报纸整整半年。他曾说:“当年在学校里,我和叶老师的关系最好,有什么心里话我都向他说的。”叶老师重点指导的学生,不少已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从大报大台总编辑、总裁,到名牌院系党委书记或副院长……

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叶老师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给学生写了一千多封信,多则三四千字,而且不少还打了草稿,有些地方还改了多次,可谓倾心相助,一丝不苟。这些学生中,有在校生,也有毕业生;有本系、本校的,也有外系、外校的;有大学生,也有中学生。从校内到校外,从企业到军营,从城市到乡村,跨越了行业和地域。只要来信,只要求教,只要有困惑需要解答,叶老师有教无类,都视为自己的学生认真回复。业务上的难题,工作上的挫折,生活中的变故,思想上的迷茫,学生都愿意向叶老师倾诉。叶老师也通过书信,用他的经历和思考点拨学生,薄薄的信纸承载着厚厚的期待,就是鼓励、帮助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尽教师的天职。用当今的话语来说,这实际上是创造了“书信思政”的新形式。

退休以后,叶老师照样乐此不疲。83岁那年,他给曾任《文汇报》副总编辑的李蓉写信,一连3天伏在案头,将当年与这位弟子探讨业务的旧札记誊抄后挂号寄给她。这份札记忠实地记录了21年前他对爱徒近乎苛刻的新闻实务训练。现任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副总裁的李蓉收到这封信,内心的感动难于言表。她回忆了这段难忘的经历,深情对叶老师说:“复旦最值得我留恋的便是与您的这份浓浓的师生情谊。您对我一生的影响不是用言语可以表达的。深深地敬重您,因为您让我真正明白了做人之道……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在心底里说:谢谢您,叶老师。”

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说:“这些书信少说也有数十万言,这份功德有怎样的分量?惠及了多少学生?思之,不禁钦佩不已。看叶老师书信影印原件,无言而令人信服地展示一个教师的高尚情怀。在书信中,有些是叶老师反复强调的,例如“把‘准确’放在第一位”“内容第一、形式和文字是第二位的”“多了解、研究、认识社会实际”等,简洁明快,朴素直白,但都具有方向性意义,是大学新闻教育‘开口乳’。这些渗透心血和汗水的通信,未必能够作为科研的‘GDP’评优获奖,但如果秉持学术良心,就会发现叶老师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是‘真经’,即使在媒体格局和新闻业态生巨变的今天,我们仍然看到中国特色新闻理论和实践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书信在封尘岁月中渐渐发黄变旧,但是那些真挚情感和真知灼见永远不会褪色。”

今年6月26日,《千封信笺载师道——叶春华与学生书信选》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表示:“叶老师的师德风范在现在这个时代尤为可贵。”在当天举行的首发式上,与会师生一致认为,叶老师敬业爱生、教书育人的事迹和精神感人至深。叶老师的弟子、《新民晚报》原总编辑丁法章说:“叶老师的书信,生动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师生之间的真挚情谊。这情义无价,弥足珍贵,永远不会过时,我们应倍加珍惜,使之不断发扬光大!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发扬好校风、好学风的生动教材,是我们身边的无价之宝,建议有关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争取教书育人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