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创新治学问,手植桃李自成荫

伍柏麟,1928年10月生,浙江宁波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经济系副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代院长,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上海市经济学会顾问、《特区经济》、《民营经济》杂志高级顾问、《上海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文汇》编委等。

一、三尺讲台说国事,乡音婉转送书来

伍柏麟教授1951年从复旦大学经济学系理论专业本科毕业,毕业后他留任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从事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科研,自此,他的大半生都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三尺讲台上度过。在长达七十余载的教学岁月中,他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过《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选读》等热门课程,堂堂座无虚席。

在学生中,伍教授的课程享有极高的声誉。“伍先生声音洪亮,尽管有宁波口音,但讲得很好,推理逻辑非常清晰,看他的文章也很舒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袁志刚这样回忆道。伍柏麟教授的课程素有“老少咸宜,雅俗共享”的评价,他娓娓道来、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严谨而细致的逻辑思维在同学们中受到相当的认可。在课堂上,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总能把握住教学内容的精髓,条分缕析地讲述给学生。

伍先生一生热爱教学工作,“先生给人的印象并非是峨冠博带、正襟危坐的学究,更像是一个随和可亲、朴实祥和的邻家老伯。”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周伟林这样回忆道。伍老先生非常关心自己的学生,经常邀请他们来到自己家一起吃饭,两鬓双白的二老经常下厨一起为学生们做一手宁波佳肴,至今仍令学生们回味起来口舌生津。

伍柏麟教授长期奋斗在政治经济学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退休十多年来,他始终关心着教学一线的发展,保持着见面必谈学术的习惯。由于在教学上的成就和创造性工作,他在1989年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1992年获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教材全国优秀奖,1997年再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二、治学严谨谋发展,求实务实促改革

伍柏麟教授作为一位经济理论科学工作者,素以思想活跃、治学严谨、勇于开拓、努力实践著称,为学生和同行所称道,享有很高的声誉,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伍柏麟是我国市场经济制度最早的提出者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研究方面,伍柏麟教授具有极高的治学严谨性和创新意识。他不仅善于发掘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研究空白,更敢于坚持和发表自己的学术研究建议。1987年,为构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他牵头成立了“1988-1995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设想”课题组,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应是“社会主义垄断竞争型市场经济”模式,简称“复旦方案”,不同于流行的“价格改革为中心”和“企业改革为中心”思路,被认为具有创新意义的“第三条道路”。但原拟发表的《三论社会主义垄断竞争市场》受到干预,理由是:文章说的“垄断竞争型市场经济,即现代市场经济”的提法不符合当时“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提法。有关领导约见伍先生,要求他对文章进行修改,伍先生态度鲜明:“基本观点不能修改,个别字句可以斟酌。”又对课题组成员说:“出什么事一切由我负责!”后来由于形势迅见明朗,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结果文章没作什么修改,只延后一期就发表了。

三、著书立言谋改革,不拘一格求创新

著名经济学家蒋学模评价伍柏麟“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富有创新精神”。他以自己锐意创新的治学态度,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主要发起人,伍柏麟先生创立了“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即后来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这一跨科系专业的新型研究机构的设立,标志着复旦大学在继承原有学科优势基础上,向国民经济建设转移注意力,开启了经济研究的新风。

伍柏麟教授心态不老,思维求新,仍孜孜不倦、与时俱进,2014年9月出版了由他领衔主编的《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该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打破国内长期以来沿袭自苏联教科书模式的结构,以科学的范畴体系和严密的逻辑顺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同时密切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实际,尝试说明21世纪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力求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

伍柏麟教授双鬓白发,但精神抖擞,耄耋之年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气度。他一生笔耕不辍,理论成果颇丰。经济学界素有“北有吴敬琏,南有伍柏麟”之称,这标记着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的突出贡献,也标记着他在经济学界的重要地位。伍老先生虽然一生醉心于科研,但是总像一位对青年人颇为关心的老伯,他常开玩笑说,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说看到小辈们现在条件优越、收入丰厚,感到由衷欣慰。他说:“老中青各有长短,如能相互取长补短,形成梯队的群体优势,就可以取得“1+1>2”之效果。青年学者要虚心向前辈学习,老教授更要有自觉性,越老越要谦虚,对青年要帮助培养,关键在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