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学习提要)

一、“四个全面”总体内涵和意义

(一)“四个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2014年底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

(二)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是以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和国际经验提出来的。

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四个全面”是针对中国难题,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三) 治国理政方略的新创造,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

四个全面” 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

四个全面”,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

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党的历史上三次飞跃、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的“四个全面”。各自回答了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

四个全面”,在国际、国内全新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体现鲜明的科学、系统思维,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芒,回答了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开辟了中国未来新前景。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整新义

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习近平,201211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

(二) 全面小康,核心在全面

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它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的全面小康。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让人民群众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全面小康,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

(三) 实现全面小康靠什么?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

根本问题是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抓住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瞄准经济、社会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

动力: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前进中深层次矛盾。

保障:全面依法治国,确保现代化建设有序进行。

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全面深化改革

(一) 实现“四个全面”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广东考察)

十八届三中全会擘画全面深化改革新蓝图、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境界。

(二)改革的方向和方法论

方向: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

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思路: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

方法论: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改革发展稳定等关系。要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改革。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减少阻力。

(三)实现“四个全面”中改革的历史定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贯穿始终,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历史实践。

全面依法治国与改革是齐头并进的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

全面从严治党,改革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根本途径,党的领导则是实现改革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四、全面依法治国

(一)全面依法治国——“姊妹篇”

习近平:“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201212月,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讲话)20133月,当选国家主席,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

全面依法治国,为改革划定“法治边界”,“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要求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各自优势,促进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互联互动。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被视为“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是“姊妹篇”。

(二) 总目标和原则

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一致。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三)法治——框架和轨道

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基本动力、基本保障、基本支撑。

法治是框架和轨道,也是理念和方法。重大改革需要于法有据,改革成果需要法治固化,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稳定性、规范性。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规治党,依规治党才能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一致、辩证统一。

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有序运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五、全面从严治党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90多年历史上首次提出。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20121115日,习近平在上任时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讲话)

基于“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的忧患意识,多次强调“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要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 ,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以中央八项规定为肇始,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反腐倡廉为动力。核心问题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党的建设——“四个全面”之魂

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和文明,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党的领导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政治保证。

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防止在大的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就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共识、凝聚力量。

  

                                                                               钱冬生

201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