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复旦大学关工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部分是新时代教育思想,其中关于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一系列论述,内容极其丰富深刻,核心是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同志在考察北京大学对师生讲话中说:“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201852日,习近平同志再次来到北大考察,他对师生说,“国家发展同大学发展相辅相成。我们要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办好高等教育,办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在体现中国特色上下功夫。”

我们高校的同志,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工作的一系列论述,弄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遵循这个大方向,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脚踏实地,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一、扎根中国大地,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我国高等教育发轫于20世纪初的晚清。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高校大体上是向欧美学习。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大学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大学的领导地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立了政治辅导员队伍,这些都是我国高校早期建立的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重要制度性措施。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国大学与西方大学之间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大批教师由政府公费派遣或自费赴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留学,从西方大学引进前沿学科、优秀教材和学术著作,借鉴那里的学生培养模式和学校治理模式,这些大大推动了我国高校教学、研究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在一些人头脑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思维定势,把美欧的大学当作样板,甚至接受西方的意识形态,在我国高校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的是方向问题。吸收世界各国一流大学办学的好经验、好做法是必要的、重要的。但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必须扎根中国大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办出自己的特色,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改进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显示出新时代中国高校新气象、新作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二、立身于立德树人之本,培养 一流人才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1852日,习近平同志再次考察北大时,突出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2017年底教育部门数据,我国接受高等教育总人口已达1.7亿,在学人数达3699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达到世界中上水平。但按照培养“一流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亟待提升。

一流人才的标准就是“时代新人”的标准,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标准。概括地说,一是能认同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二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奉献国家,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结合起;四是做奋斗者,培养奋斗精神,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尤其是创新精神。

要培养一流人才,我国一流高校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办出名副其实的研究型大学,既有高质量的教学,又有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有师生科技创新平台,出高水平科技成果。

201852日习近平同志在北大特别强调,要“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队伍。要加强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加强对交叉学科群和科技攻关团队的支持,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全面深刻阐述: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根本问题。

201852日,习近平同志在北大又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

高校是否办出了中国特色,培养的学生是否一流,核心和关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在师生员工中入脑入心,并见之于行。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层要成为的榜样,要把这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和全部工作各个环节,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尤其是融入培养学生第一线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

四、培养造就一流教师队伍和世界水平的教育家、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队伍

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载体是课程,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是他们的老师。广大教师对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学生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流教师队伍是大学一流水准的决定性要素,是一流大学的最宝贵资源。

201499日,第三十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他指出,做好老师,第一,要有理想信念;第二,要有道德情操;第三,要有扎实学识;第四,要有仁爱之心。这是一流教师队伍的根本标准,是建设一流教师队伍的努力方向。

201852日,习近平同志在北大又进一步强调,“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我们高校教师队伍是好的,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决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德才兼备,教学与研究俱佳,是我们高校建设和发展基础和依靠。但与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相比,高水平的、富于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学术人才仍是稀缺资源。

落实习近平同志这一系列指示,高校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教育家、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学术大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人才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大展其长。

五、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早在2013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就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中国崛起正在改变世界力量对比,敌对势力无孔不入强化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目标首先是高校,特别是一些知名高校。在高校这个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某些空间、斗争是尖锐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独特性,在于它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发生全局性影响,可能酿成颠覆性问题,这是有历史教训的。

我们高校的同志们,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意识形态阵地。要摒弃所谓“价值中立”“超越意识形态”之类错误认识,更不允许“吃饭砸锅”。

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在于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2016517日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系统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根本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

在高校,存在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和宗教一样,不过是一种“信仰”等错误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校尤其是知名一流高校的高度重视和警觉。

201852日习近平同志在北大说,“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

这一重要任务当然不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单独能够完成的,高校必须通过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补齐马克思主义课程设置,充实马克思主义教材,培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师资等系列措施,使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全面落实。

六、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

2016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最本质的特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对高校的领导权的制度安排。这个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年代在高校实践过程中历经探索、争议、改革而确定和成熟起来的。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党中央确定高等学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此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高校党委要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打好党的思想建设根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最重要的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学校基层,使“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使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