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世界形势展望

钱冬生

动荡的世界,混乱的世界

2012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混乱的世界。

动荡最激烈、局势最混乱的是中东(北非、西亚)。2011年,中东许多国家由于内部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被点燃,爆发连锁反应式反政府运动。奥巴马总统乘这个乱局,扩张霸权,打着支持“民主改革”、“保护平民”等旗号,支持反对派推翻突尼斯阿里政权和埃及穆巴拉克政权;接着与北约一起武力干涉利比亚内战;进而一边试图在叙利亚复制第二个利比亚,一边与伊朗玩战争边缘游戏。

进入2012年,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北非的埃及乱象越演越烈,看不到尽头,“和平革命正在变成饥饿革命”;利比亚派别间武装冲突时有发生,难以走出无政府状态;西亚海湾国家已经被美国拖进漩涡,站在干涉叙利亚的前台;美国与伊朗对峙的前景凶多吉少;土耳其渴望取代伊朗,当中东领袖;中东可能走向以教派争斗为内核的大乱。

在欧洲和美国,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固有矛盾,2008年肇始于华尔街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到了2011年,金融海啸惊魂未定,经济复苏乏力,而美国财政和国债危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又接踵凸现世人眼前。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暴露无遗。美国两级分化加剧引发民众“99%反对1%”、“占领华尔街”运动,并扩展为“占领X(全美各地)”运动。欧洲各国为克服危机厉行紧缩的财政、削减福利,以及一些国家出现排外倾向,引爆多国民众特别是青年的“愤怒抗议”。

在东亚和东南亚,情况与中东、欧美有很大不同。东亚、东南亚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地区,大多数国家即使受到外部环境负面影响,国内经济仍属稳定,特别是中国、印度、印尼等新兴经济体经济持续增长,仍保持繁荣兴旺景象。这里主要问题是地缘政治的博弈,包括朝核问题,美国售台武器,以及部分国家间领土、领海主权争议。而地区局势紧张的主要源头在美国霸权主义的“搅局”,尤其是2011年奥巴马总统、希拉里国务卿高调宣布“重返亚洲”,强化军事同盟,实施针对中国的军事部署,地区局势尤其是南海局势的热度骤然上升,引起世人担忧,国人警惕。美国2012年国防预算报告以更加清楚的语言宣告美国军力重心向亚太转移,美国遏制中国的意图表露无遗。

然而,2012年并非世界末日年,它将给我们历史启示:资本主义是世界动荡和混乱的制度根源,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霸权主义是世界动荡的政治发动机。

美国的战略调整

美国的战略调整反映了国际力量对比的消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而这个变化主要是美国的相对衰落和中国的崛起。

2011年,从国务卿希拉里的长文《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到总统奥巴马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讲话,高调“重返亚洲”引人注目。美国一向到处伸手,“十个指头按十个跳蚤”,战略重点在何处?“911”事件以后,美国的战略重点在“反恐战争”,包括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和国土安全。正是这个10年,两场战争消耗了美国巨大的有形资源(人员伤亡和财力)和无形资源(美国的国际道德形象)。“91110周年,奥巴马说,“反恐战争的代价是高昂的”。

伊拉克战争:美军死亡4487人;战斗受伤31921人;非战斗受伤40350人;文职雇佣人员死亡2097人。阿富汗战争:至20119月,美军死亡人数已达1769人。战争代价:官方数字8050亿美元(斯蒂格利茨和比尔姆斯研究,两场战争的代价约3万亿至5万亿美元)。

导弹没有也不能打出伊拉克“民主国家”。相反,打出了伊拉克人民的苦难。据美国官方公布,伊拉克无辜平民死于与战争有关暴力事件103775人。而最让美国烦恼的是伊拉克邻居什叶派掌权的伊朗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迅速增强。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深陷衰退,几年来经济复苏缓慢,进而导致国债危机。2011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将升至1.645万亿美元,占GDP11%20119月,美国国债达14.7万亿美元。同年7月估计,美国GDP15万亿美元,国债占GDP的比率为98%

瑞士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和发展研究院教授相蓝欣在《衰落与覆灭》中认为:“美国的总体实力处在衰落中,其根源正如保罗•肯尼迪大约25年前提出的一个论点:历史上每个超级大国的衰落都源于同一种模式——‘帝国的过度延伸’,即对世界事务作出了过多承诺。”

2011年的中东动乱给了美国加强在该地区主导地位的机会。但是,“阿拉伯之春”并没有给美国带来期待的结果,一些重要国家本土穆斯林政治势力上升,亲美自由派势力处于下风。野心勃勃的土耳其乘势扩张影响。海湾国家的影响力迅速上升。而美国力保的以色列更趋孤立。正如约瑟夫•奈所说,“‘阿拉伯之春’……不会促使美国影响力上升,或许还会促使美国影响力下降……它将促使当地国家影响力上升。”

正是这十年,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快速崛起。随着中国国力的大幅增强,影响力的上升,美国对中国的定位不断调整,从克林顿的“接触政策”,到小布什任内佐利克的“利益攸关方”。2009年奥巴马总统宣称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试图引导中国完全融入由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然而,美中冲突时有发生,软的引诱不行,终于公开声言把中国作为主要对手甚至敌手。

美国战略重点转移到亚太的理由。一是经济的。亚太经济总量(其中含中、美、日)世界第一,是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美国经济复苏寄很大希望于与亚太各经济体的贸易、投资、金融等的合作。还包括压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搞贸易保护主义。二是地缘政治的。美国唯恐失去在东亚、东南亚的主导地位,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最好是中国按照美国的意愿当“负责任大国”。而中国这样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不可能完全融入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因而美国必须予以遏制。三是紧缩。相对衰退的美国不得不精打细算,尽可能有效使用有限的资源。首先把资源放到重点地区,那就是亚太,更聚焦一点,是东北亚、东南亚。“重返亚洲”的说法,是很不确切的。阿富汗、伊拉克就在亚洲。美国什么时候离开过亚洲,包括西亚、东北亚、东南亚。这个说法是为了掩护其核心目标。谁都明白,战略调整主要是冲着中国来的。有所不为,是为了有所为。美国国防预算压缩,亚太地区的投入不减反增。有的兵种可以减少兵员,有些用不上的武器可以停产,省下来的钱花在加强更适用的特种部队,更先进的武器装备。

正确估计世界形势

如何正确估计当前世界形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如果看不清基本面,对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估计不足或估计过头,都是危险的。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承认当今世界在相当长时间内美国仍是唯一超级大国,在经济、科技、人才、文化、军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仍将占有相当大的优势。西强我弱,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限。与过去相比,中国面对的世界形势更为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上升,而且更具有威胁性。危机中的西方大国经济低迷,保护主义盛行,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明显负面影响。中东局势持续动荡,使我能源供应遇到重大风险与威胁。美国在我国周边搅局,摆出“围堵中国”架势,挑拨一些国家与我主权争议,制造“中国威胁论”、“中国自负论”、“中国扩张论”,试图在舆论上孤立中国。

我们要特别重视最近胡锦涛总书记的警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我们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敌对势力知道,从外部对中国施加压力,反会增加中国人的警惕和内部团结,而巧用他们自认为优势的软实力,搞思想文化渗透,既驾轻就熟,又事半功倍。我们有过这方面的教训,切不可忘记。

但是,我国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个估计是以中国30多年发展形成的综合国力和影响力为基础的。放眼世界全局,保和平,谋发展,求合作,仍是主流。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对外政策,完全可以争取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

中美两国有深刻的分歧,且缺乏互信,但两国又互有合作的需要和可能。两国在经贸、投资、金融等方面的密切关系难分难离。两国官方形成了从高层到各层级、各领域的沟通交流机制。争取中美两国合作成为主流,有效管控分歧和可能发生的冲突,这是可能的。西方发达国家是美国的盟友,但它们不是铁板一块,且都有所求于我,有很多合作机遇和空间。

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中,中国的地缘大国地位是任何其他国家所无法超越的。我国与周边各国已经形成非常紧密、规模巨大的经贸、投资、人文等全方位的合作关系。这个地区和平、发展、合作的主流不会变。我们要放眼全局和长远,坚持睦邻政策。对于与有关国家的主权争议问题,要坚持原则,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理、有利、有节,谨慎妥当处理可能发生的矛盾甚至冲突。这样做,可以争取越来越多的人们缓解疑虑,逐渐增加对我国和平发展的理解。

美国高调“重返亚洲”,相当程度上是自我宣泄、自我满足。颐指气使、唯我独霸,炫耀军力,只能吓唬神经脆弱者,诱骗智能低下者。这样的“影响力”能长久么?中国的发展给周边各国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大家心知肚明。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才是人心所向。

美国国内自身问题成堆。伊拉克战争算是结束了,它还得时刻牵肠挂肚。陷在阿富汗的两条腿何时真正能拔出来,美国自己也不知道。中东局势对美国最终意味什么?究竟是“阿拉伯之春”还是阿拉伯之火?中东人会给美国一个答案。总之,美国内外矛盾重重,力不从心,这个长久以来的困境没有也不会改变。

办好自己的事情

任何国家,办好自己的事情都是根本。办好自己的事情,才能自立、自强、自信,才能增强竞争力,在国际舞台上也就有了更多的主动性。

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文明史、有十三亿人口、有自己独特国情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中国走什么路,马克思没有给出现成答案,亚当•斯密也没那么灵光。 “苏联模式”没有市场了,欧美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模式陷入周期性危机怪圈,他们自己也在反思。中国的道路只能靠中国人自己创新。照搬、照套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的这个那个学派或原理不是创新,是迷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在实践中探索、试验,坚持正确的,改正错误的,这样得出的成果才是真正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经过艰难探索,特别是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证明的符合中国实际和人民需要的发展道路。30多年来,我国走这条路,不仅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和丰富精神成果,而且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持续改革开放和聚精会神搞建设、搞发展的结果,是全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造就的丰功伟绩。

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的水平不高,发展很不平衡,人民总体生活还不富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主要矛盾。新的社会制度还不完善、不成熟,权力过于集中,民主发展不足。在经济迅速增长、社会机制转变过程中,诸多矛盾和消极现象凸显。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和党政干部中的腐败是两个最严重问题。

范围广泛、性质多样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在不断改革和持续发展过程中才能逐渐缓解和解决。旧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又会出现,这是常态,不必大惊小怪。只要我们党真正做到执政为民,顺应民意,善于学习,坚持改革不停顿,科学发展,自我更新,包括坚决地、毫不放松地进行反腐败斗争,中国就能在解决矛盾、克服困难中不断前进。

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建设始终是中心。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要克服体制机制障碍和人为(包括利益调整的)阻力。只有改革开放,发展才有动力、活力,发展才能更科学。发展需要改革,改革必须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改革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各方面的改革是密切相关的。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在哪里,都要解放思想、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形成符合实际的思路和举措,使改革落到实处。而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条件下,更要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维护稳定和改革对立起来,是幼稚病。世界上哪个国家能在动乱中发展?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重在实干。大话不可讲、空话不要讲,因为效果适得其反。在新中国历史上,因“急于求成、急于求纯”付出了惨痛代价,这个教训不能忘。走极端,搞激进,小则折腾,弄不好还可能滑向邪路,退到老路。

我们应当相信未来,未来是属于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