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突破利益格局固化的藩篱”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突破利益格局固化的藩篱”,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重要论点,也得到各方面的认同,但对它的解读似乎还需要更为理性的思考。

究竟怎样解读这个重要论点?我认为这是一个浓缩了许多深刻复杂内涵的理论概括。“利益格局”是什么?为什么“固化”了?“藩篱”是怎样的?如何“突破”?

首先,我们必须扩展视野,观察一下当今中国社会利益格局的全景。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巨大深刻变化。其突出表现是社会阶层的分化,而阶层分化必定带来利益多元化。工人阶级的成员由于界别、行业、职业、职务不同而形成不同阶层。农民相当大部分已经是“农民工”,实际上是工人阶级一部分,但他们还没有脱离“农民”身份。“中产阶级”正在扩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小微企业业主群。中国已经出现一个富裕阶层,其中包括人数仅次于美国达157人的亿万富豪(个人财产净值达10亿美元)(据财富信息机构Wealth-X和瑞银集团2013116在香港发布2013年世界亿万富豪人口调查报告)。所有这些社会阶层无疑都是改革的受益者,而今天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和政治诉求,社会不同利益的博弈也是明显的。

正如刘云山同志在《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一文所说:“全面深化改革,其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随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开出各式各样的“改革药方”,推进改革的敏感程度、复杂程度前所未有。”

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触及利益调整,会遇到阻力。那么,会触及谁的利益?阻力来自何处?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触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哪些人群属于“既得利益集团”?许多人说是国企高管和党政官员,改革的阻力就来自这两个“既得利益集团”。我认为这个说法不无一定道理。

这两个群体确实有自己的既得利益。所谓既得利益,即合法合理的利益之外,各种不合法或不合理的利益。例如,部分国企高管薪酬过高,虽合法但不合理。国企高管和官员中有一些人滥用手中掌握的资源,奢侈浪费,搞特殊化,这既不合理也不合法,还有他们的灰色收入较多,这些都是滋生腐败的肥沃土壤。

官员和国企高管这两个群体,一个是执政者,一个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各项改革要靠他们来推进和实施,而改革又往往涉及他们现有的权力和地位。如果他们中有些人恋栈,害怕伤及自己的名、利、权,就可能形成改革阻力,使改革走样,甚至成为改革的绊脚石。所以,习近平同志说,“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他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决定》要求,全党同志“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全面深化改革显然不止于触及官员和国企高管的既得利益。我们看看三中全会《决定》改革路线图和正在起步或酝酿中的改革行动,很清楚,几乎每一项改革都会触及某个或某些群体的既得利益,而且其中许多是合法的。例如,减少行政审批、简政放权会削减官员的权力,甚至会使一部分官员失去官职;在大城市,“农民工”、外来人口融入城市,改变二元结构,会触及原有户籍人口的利益;征收房产税,会触及“炒房团”和除自住房以外拥有多套房的房主的利益;严格征税,实施“限高”(限制高收入人群的收入),会触及高管、大款、大腕、明星、名人的利益;建立院士退出和退休制度,会触及那些“该退不愿退”的院士及其相关单位的利益。取消大学行政级别会触及某些大学领导人的利益……

正因此,我们说,新阶段的改革已经涉入深水区,需要打一场一场的攻坚战,来“突破利益格局固化的藩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有勇气,还要有智慧,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可能还要照顾某些既得利益,全面深化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

  “利益格局”与“既得利益集团”不是一个概念。“格局”不是一、两个孤立的“棋子”,它是一盘复杂的“棋局”。必须有全局观念,从当今中国社会多元利益格局的全景来加以审视才能看清楚它的关联性、复杂性,才不至于简单化,甚至走极端。关键是要有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改革开放35年,中国发展起来了,富裕起来了,社会在进步。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突出问题。习近平同志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这个“利益格局”是多年逐步形成的,也就相当“固化”。维护这个“利益格局”的是那些体制、机制弊端,这就是“藩篱”。

    突破这个固化的“利益格局”,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违背这个总目标,不论打的是什么旗号,开的时什么药方,党和人民不会接受。

习近平同志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这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发展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钥匙。

 

钱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