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抗疫精神 汲取初心力量——老干部工作处党支部和退休教职工工作处党支部联合参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暨校史党课学习

发布时间:2020-07-01浏览次数:312语音加载中

撰稿:孙永亭  摄影:褚懿

624日上午,老干部工作处党支部、退休教职工工作处党支部党员同志及部门员工在老干部党委书记、老干部工作处处长邵瑜同志和老干部党委副书记、退休教职工工作处处长周桂发的带领下前往我校枫林校区医科图书馆,参观由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复旦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档案馆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复旦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感受抗疫精神,汲取初心力量。


展览现场每一件抗疫展品的背后都蕴含着感人的故事。大家通过一张张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一面面援鄂驰援的医疗队旗和一件件医疗队服、手术服上感受着我校白衣战士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勇气与担当。一本本卷皱的值班表和工作交接登记本,一个个医护人员的工作证、臂章……都记录着他们在抗疫一线或惊心动魄,或感人至深的瞬间。大家也从精选的250余张图片资料中看到了我们在校党委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的学校疫情防控部署、医务人员最美逆行停课不停学、校友爱心汇聚、助力全球抗疫等重要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更加全面地感悟到了新时代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大家还认真观摩了我校院士名家手书抗疫感言和书画作品,一件件同步记录和保存复旦人抗击疫情期间的文献资料,展示了疫情期间复旦人为祖国分忧,团结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大家无不振奋和激动。


参观结束后,大家在大厅合影留念,并在枫林校区老干部活动室开展了抗击疫情趣味答题活动,以一种富有趣味性方式将展览中的细节资料故事记于心中,共同感受这段特殊时期里,抗疫带来的精神与力量。


随后,老干部党委副书记周桂发结合“四史”学习,通过近期搜集、整理和访谈的一些史料为大家上了一节复旦“抗流感”往事的党课。1956年和1957年,我国连续爆发两场流感。1956年属于A1亚甲型病毒流感,上海疫情高峰出现在6-7月。1957年的流感更为猛烈,后来被称作“亚洲流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的最严重的流感疫情。流感发生后,学校专门将大礼堂登辉堂(现名相辉堂)设为隔离病房,成为了复旦版的“方舱医院”。对于流感的防控,学校领导格外重视,学校的防控措施也在不断升级,应对举措也更为细致,包括改善病人食物营养、停止测验和体育课、制定传播扩散应对预案、澄清谣言等,并再次要求在校师生重视疫情,“尽量不与外人多接触,也不邀请外人来校游玩或留宿”。当时控制疫情的全部压力,集中到学校保健科上。据我校邢醒医生回忆,当时保健科一共有18人。通过大家的齐力“抗疫”,使得疫情处于学校整体掌控之中,教学秩序基本正常,仅测验项目停止,没有关闭学校和外部的人员交流。幸运的是,流感虽来势凶猛,但并未在复旦肆虐多久。在当时火热的革命背景中,在全校紧急动员抗疫下,这两场疫情更像是一段嘈杂的噪音,学校的发展很快调回了主旋律上。周桂发指出,通过这次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对几位当年医护人员、师生的访谈,我们了解了复旦60多年前那段抗流感的岁月,但这段岁月并未磨灭,总在不经意间被人忆起,被人记录。我们复旦人会永远铭记曾经参与抗疫的平凡英雄们。


最后,老干部党委书记邵瑜指出,通过此次的参观和校史党课的学习,大家再次从内心感受到了复旦人的抗疫精神,并深深汲取了团结、服务、牺牲的初心力量。她要求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认真做好防控期间我校离退休老同志们的服务工作,立足岗位,继续把我校为老服务工作做好、做实、做细,让校领导放心,让老同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