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我与祖国共命运

发布者:符遥发布时间:2021-01-14浏览次数:458语音加载中...

金秋十月的一天下午,我们再次采访了国家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光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导师陈良尧。陈老师出生于1950年,是新中国的“同龄人”。1974年进入复旦大学物理系学习,至今学习工作已有40多年。在我们学生的眼中,他是一位有着崇高家国情怀的科学家,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求学岁月——被时代烙刻的报国之志

1950年出生的陈良尧同那个年代的众多年轻人一样,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60年代学业中断,到农村劳作,接触社会底层,经历了复杂曲折的成长道路,既看到中国正在健康发展的光明的一面,也看到普遍存在的贫穷与落后,这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唯一的希望就是必须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为国争光,尽自己的力量,促使国家摆脱贫穷与落后,“勤奋学习,科研报国,科教兴国”成了伴随其一生的箴言,1974年,24岁的陈良尧进入复旦大学,在这里,他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后留校任教。

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以来,国家愈发重视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受谢希德先生举荐,1982 年,陈良尧作为复旦大学公派留学生赴美深造,八年间,他始终如一,专心学习,从事科研,并不过多考虑外部条件。1987年,陈良尧获得美国Iowa州立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88-1990年分别在美国Ames国家实验室和Nebraska大学电机系做博士后研究。1990年,陈良尧遵守了对母校和导师的承诺,告别国外优越条件,举家回国,重新回归复旦大学任教。被深深烙刻有时代印记的陈良尧,将用几十年的奋斗诠释科研报国的赤子之心。

科研之路——科学研究成就爱国之心

赴美留学8年,陈良尧深刻体会到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与国际工业发达国家间的巨大差距,归国后的他更是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他常说“我们要有信念,要攀登学术学习的高峰,目标是比较崇高的,真的要实现的话,必须脚踏实地”。据学生回忆,陈良尧在邯郸校区附近居住时,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晚上在保安师傅的催促下最后一个离开,踏霜踩露而出,披星戴月而归,从未完整度过一个周末和节假日。几次在实验室工作太晚,保安已锁门下班,他不得不翻窗户离开,学校知道后专门为他配备一把钥匙,保证其每天的正常工作,一时间在校园内传为美谈。在年度考核表中,清楚地表明他每天高强度地工作14个小时以上。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多年攻关,陈良尧团队研制的仪器和材料,填补了相应领域的空缺。其主导研发的多光栅二维折叠光谱技术,不仅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媒体的一致赞誉,更被专家们称赞“将会成为现代光谱仪设计中一个主流技术和发展趋势”“中国设计的典范”。这一创新成果还作为复旦大学4项优秀基金成果之一入选了2006-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优秀成果选篇(五)》[科学出版社(2012)]。

几十年科研学术生涯,陈良尧更是载誉无数,获评复旦大学首席教授,教育部首批长江计划特聘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并于1997年、1998年分别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于2019年获颁建国70周年纪念章等荣誉称号。

为党育人——立德树人孕育兴国之魂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必须掌握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的突破离不开对信息领域优秀人才的培养。早在20年前,陈良尧便洞察这一发展趋势,在陈良尧等多位专家学者联名建议下,复旦大学于2000年组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这是复旦大学调整学科大布局的一项重要举措。成立后的信息学院将充分发挥复旦的综合优势,让计算机学科向通信网络化渗透,让光学向光通信开拓,创建一流的信息学科,培养信息领域专业化人才,陈良尧任首任院长。

“如果学生不能比自己老师强的话,说明一代不如一代,就退化了。要一代比一代强,国家也是这样,风气要一代比一代好。”作为研究生导师,在指导学生方面,陈良尧尽心尽力,无论工作有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做实验。学生们的邮箱里时常会有时间标注为晚上和周末的信件,那是陈良尧白天来不及审阅,只能挤出休息时间来处理后的回复。对于学生们提交上来的论文,陈良尧都会亲自修改多遍,大到文章的写作结构问题,小到一个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都会被他找出来修改好。

《固体的光学性质》是一门同时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课程,不论科研工作多忙,陈良尧多年来一直坚持亲自授课。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年逾花甲的他利用手写笔从零开始推导公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在传授原定的课程内容之外,陈良尧也会向研究生们介绍一些前沿领域的光学新仪器和新材料作为补充。

岁月流光初心仍在,韶华尽染壮志不移。几十载春秋,我们见证了国家综合实力的历史飞跃,也见证了核心技术的关键突破,更见证了一大批如陈良尧般默默奉献、牺牲的科学家。新时代,当代青年应心怀报国使命、继承前辈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