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小龙:为培养好下一代尽心尽力

发布者:符遥发布时间:2020-11-23浏览次数:118语音加载中...

我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个新兵,看到党中央和习主席这么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还看到《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中习主席始终把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心上,很感动,也很鼓舞。做了40多年教师,最大的快乐和满足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更准确地说,是和学生一起成长。

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是非常具体和务实的工作。从我自己的实践来看,主要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关心本科生的学习。在知道我退休的消息后,本科生们在网上表达了很大不舍,我明白自己的语言与文化课讲了几十个学期,由于没有后继的老师,突然中断让学生感到不适。为此我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文化语言学新视野”,每日更新,和本科生讨论各种学术问题,迄今已发表了250多篇文章。我打算一直更新下去。课程总有停止的一天,但公众号的讨论会一直存在,就像课程依然在延续一样。

在我退休以后,本科生依然会来找我谈专业方向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找我指导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和学校的科研项目,我乐此不疲。我自己还有十几个博士生硕士生尚未毕业,尤其是其中的留学生,困在国外无法返校,课题研究很困难。指导好这些研究生是我的责任。

二是为传承复旦的优秀学术传统多做工作。由于现在的年轻教师大都来自外校,他们不熟悉复旦的优秀学术传统,我感到我们老教师的传承责任很重。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科研方面,近年来我一直在编纂我的导师张世禄先生400万字的全集,最近即将由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我还首次整理出版了张先生的重要教材《汉语史讲义》,中文系汉语史方面的中青年教师拿到这本教材都非常激动。我还主编了纪念陈望道先生主持的“中国文法革新讨论”80周年的论文集,即将出版。

教书育人方面,虽然我已经不在教学岗位,但我还是在任重书院开设了第11期学术训练营《复旦语言学传统提出的中文本土化新范畴》,全面梳理和研究复旦大学语言学在陈望道校长指引下走中国语言学的道路,建立中文本土语言学范畴的优秀成果,促进本科生了解和亲近复旦优秀学术传统,自觉继承和发展老一辈教师原创性的本土化语言学思想,从最基本的范畴入手探索人类语言理论的中文特色。项目下设7个子课题,分别研究我校陈望道、张世禄、郭绍虞、林同济、程雨民、胡裕树、濮之珍等老师语言学探索中的本土化新范畴。

宣传方面,我按校关工委的指示撰写了老教师谈教书育人的文章,发表在复旦校报最近的两期上。我在校广播站为学生讲《陈望道为什么研究语言学》和《陈望道怎样研究语言学》。我给光明日报撰写了《汉语三千年发展中的历史和逻辑——张世禄《汉语史讲义》整理绪言》。

习主席说,广大“五老”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我们自己在复旦从本科生开始就在老师的春风夏雨中成长,现在我们虽然退休了,但只要学生需要,学校需要,党和国家需要,我们一定为培养好下一代尽心尽力。我们自己也在这一过程中和年轻人一起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