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家:两段人生皆卓越:从物理学家到大学校长

发布者:蔡晓燕发布时间:2022-07-22浏览次数:154语音加载中...


“同学们,如今我们所处的世界还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我希望你们未来无论去往何方、从事什么行业,都能用自己的火种为这个世界发光发热。我们一起共同构筑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7月9日,宁波诺丁汉大学在线上线下举办2022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校长杨福家院士通过典礼手册,为毕业生留下寄语。

这位校长,为这所他一手推动创办的中外合作高校学生们,留下最后一次殷殷嘱托。

7月17日,86岁的杨福家在上海病逝,享年86岁。

作为物理学家,他曾催生“上海光源”建设

中共党员,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第七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原主席,复旦大学教授、原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首位中国籍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

历数杨福家的头衔和荣誉,有长长一串。

他说:“我的人生分成了两个阶段,1991年以前,以教学科研为主;1991年以后,以管理为主。我这个人一生追求卓越,什么事情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从物理学家到大学校长,两段人生,都做到了“卓越”。

杨福家1936年生于上海,小时候淘气,被视为“差生”,初中时遭勒令退学。1954年从格致中学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大四,一级教授卢鹤绂开设的原子核理论课,让他领略绚烂的“物理之美”,从此一生钟情原子核物理学。

他无疑是出色的。

1960年,留校2年、24岁的杨福家,被破天荒任命为新成立的核物理系副系主任。

1963年,他被选派到丹麦玻尔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不舍昼夜地做实验研究,一年就做出重要研究成果。

1978年,他在复旦建起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实验室,培养出国内第一批实验核物理博士生。

1980年聘为教授,1981年成为首批博士生导师,1991年成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他在原子核能谱学、核衰变分析、离子束研究等方面成果卓著,开创了国内离子束分析研究领域。

蜚声中外、对中国基础科研进步影响巨大并引出上海张江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的“上海光源”,其立项建设就有他的努力。1994年初,时任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的杨福家,听说3位中科院院士提出建设中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建议,认为应争取建在上海,随即积极奔走申报、展开前期研究。次年,他与谢希德等7位科技界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一份700字提案,提出上海未来应成为国际一流的科学技术中心,希望市政府能与中科院合作,共建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



2004年“上海光源”动工,2010年对外开放,总投资12亿元,成为中央与地方合作投资建设大科学工程首例,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打下坚实桩基。

好老师,要善于发掘学生闪光点

复旦大学是杨福家人生最重要的地方。

“一所好的学校,会给你一个好的氛围,让你不知不觉地接受到好的素养教育;而好的老师能发现你的长处,能够引领你走上一条科学的道路。”他从复旦“名师上基础课”中如此感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杨福家最欣赏复旦校训中,博学的“学”,切问的“问”。“学问学问,是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年轻人要进步,必须要提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老师也要鼓励学生提问。”

杨福家善于发掘学生闪光点。“找到自己的火种在哪里,点燃了就腾飞了。”找准优势与特长,比分数更重要。

毕业于复旦原子核物理专业并留校任教的陈建新教授,认为恩师“治学态度非常严谨”,也对学生十分信任、放手。杨福家曾让他从五本英文期刊中,找出感兴趣的内容并写出体会,陈建新不到两周提交后,却被告知“写得不错,但不是我想要的”,要他重写。



1981年,杨福家第一次为本科生讲授原子物理学课程,陈建新负责记录讲授内容,以便出版讲义。第一堂课讲义整理完毕,杨福家提出一些建议,陈建新认真修改。第二堂课起,就让他整理完毕直接送去印刷。“我跑去印刷厂,看到自己整理的讲义被印刷出来,摩挲着白纸黑字,感受到杨老师的信任。”《原子物理学》1985年出版,已先后修订五版,去年荣获我国首届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也见证了师生间的绵长情谊。

杨福家平素和蔼可亲。“一点架子都没有,还经常开玩笑。”他的秘书杨柳回忆。2014年4月,杨福家带领复旦大学生“䇹政学者”赴哥伦比亚大学与李政道先生见面

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为一流高校建设下了几步“先手棋”

1993年,杨福家成为新中国第五任复旦大学校长。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金晓峰回忆,杨校长提出“给年轻人机会,给复旦人关怀”的理念,给了和他一样的年轻教师崭露头角的机会。当时,复旦为年轻教师发展晋升开通专门渠道,同时给予老一代教师关怀保障。很快,复旦涌现出一批20出头的教授,30多岁、40来岁的二级学院院长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复旦教师、干部的平均年龄,是当时全国高校最年轻的,校园活力盎然。



杨福家启动“名教授上基础课”计划,出台“首先是教学生怎样做人”等教学举措。在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看来,这一系列本科教学的变革在上世纪90年代堪称“石破天惊”,由此布下若干“先手棋”。1998年,复旦参与李政道先生设立的“䇹政学者”本科生科研学术计划。这是国内第一个在本科生中以“一个导师带一个学生”为模式的科研计划,让学生全过程了解科研思维方式、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计划基础上,又发展出“望道”、“曦源”等项目供本科生参与,进而完善为“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体系,立足科研,兼顾应用。

2007年,教育部设立了面向所有大学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而复旦这一步,早走近十年。

杨福家积极推动智库建设,推动成立复旦发展研究院并担任院长。他非常注重和校友的联系,主动邀请各院系杰出校友、年轻校友回到母校讲学。金晓峰认为,这是对年轻人的莫大鼓舞。

中外合作办学先行者,“为每一位毕业生送上祝福”

杨福家一直保持对新知的敏锐与求索。1997年,他受邀参加美国总统早餐会,首次听到“知识经济”新词,瞬间意识到这是一个“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进行生产、交换和分配的经济”时代的开始。回国后即先后在《文汇报》《人民日报》撰文,这个新词不胫而走。

2000年,从复旦大学校长卸任后,杨福家受邀担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成为第一位在英国大学担任要职的中国人。4年后,中国首例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宁波诺丁汉大学开学,年近70岁的杨福家出任首任校长。

杨福家在教育管理与研究领域视野开阔,思考渐深,成为新教育理念与高教改革的有力鼓呼者、实践者。

“学生的头脑不是盛放知识的容器,而是待点燃的火种。”

“大学不只要有大楼、大师,还要有大爱。”

“一流大学一定是将育人放在第一位的:育人第一,学业第二。”

“要让大多数毕业生感到:‘这个学校改变了我一生’,这是衡量大学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杨福家的演讲,反复提及上述观点。

在宁波诺丁汉大学,他亲自回复学生来信,让学生走上课堂讲台,开展小组合作调研,鼓励独立思考能力。学校接待厅上有句标语,“一流的学术造就一流的人才”,杨福家建议改成“一流的学术成就一流的人才”。宁波诺丁汉大学理事长徐亚芬说,由“造就”而“成就”,意味着

从批量生产毕业生模式,转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舞台。

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校长沈伟其眼中,杨福家精力旺盛,平易近人。杨福家常在世界各地开展工作,往往一下飞机就能召开一场新的会议,条理清晰开展下一步工作。对管理人员、教师、校工或学生,他都十分亲切。杨福家捐出个人积蓄成立“梦想奖学金”,激励在第二课堂表现出优秀潜质的学生。

2021年,已抱恙的杨福家坚持到场,像每年毕业季那样,穿戴起镶金边的校长袍、博士帽,亲自为每一位宁波诺丁汉应届毕业生送上祝福,“对我来讲,是很累。但对学生们来说,这是他们一生中的唯一。”




作者:姜泓冰 来源:人民日报大江东工作室发布时间:202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