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退休教师,了解上医往事——2014年5月三位上医人采访刁承湘老师的谈话记录

发布者:张江燕发布时间:2015-06-12浏览次数:572语音加载中...

  

1.刁老师,我们了解到,您当年是上医毕业的,之后在妇产科医院任职了八年,能不能和我们讲一讲,您为什么会选择读医?

我是1963年进上医的,从进入上医到现在已经51年了。在那个年代有学医这样的想法原因非常简单:我在高中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高烧不退,从胸膜炎发展到浸润性肺结核,只好休学在家。在住院期间,医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穿一件白大衣,救死扶伤,非常高尚,很受病人尊重,觉得医生很了不起。复学之后,我就开始想着高中毕业后能报考医学院校。很简单的想法:将来能当一个医生,给病人看病,解除病人的痛苦。

中学学习阶段我的学习是比较好的,一直都是三好生,当时学校老师说,你文理医都可以考,语文老师还建议我考复旦新闻系,但由于自己内心还是想考医,并且因为年龄上的一些因素我没有报考协和,最终来到了上医。

 

2.您在上医读书和工作的时候怀揣着什么样的梦想?实现了吗?

我现在还深深地记得,上医入学时的开学典礼,当时坐在主席台上的均是学校的一级教授,从此对“教授”这个词特别向往。因为高中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后来在医学院又遇到很多有名的教授,他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那时暗自将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朦朦胧胧中希望自己毕业后能留在学校,将来也成为一名教授。所以第一个梦想是希望做一个好的医生、好的教授。虽然后来回到学校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但我对医生和教授这个职业仍然是永远向往的。1994年我成为一名教授,我更是珍惜与奋拼至今。

 

3.您那么多年学习,后来工作也在上医,给您印象最深的人和事是什么?

在上医学习和工作了50多年,难忘的人和事太多了,我只能说最重要的。做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我是从小兵做起,这二十几年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1985年成立研究生院。当时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只有二十二所高校设立研究生院,其中医学占两所(北医和上医)。当时学校对这件事非常的重视,根据当时任校长的张镜如教授之意,特邀上医幼儿园小朋友、建襄阳小学的小学生代表、市二中学的学生代表和上医本科生代表参加会议,并且坐在最前面。全校红旗招展,张校长的本意是让孩子从小立志当医生,考取上医再进研究院,将来攻读硕士和博士。从研究生院成立以后,我就觉得学校对研究生教育非常的重视,既然我到这个岗位上,那么这就是我的事业,那我就应该好好地做,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而且,我深深地体会到研究生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20多年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让我体会到,本科生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我要求自己干一行爱一行。将研究生教育管理当成是一门学问、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去实践和研究。

我的同学大多数到现在还在做临床,他们说我亏了,但是上医留给我的教育是一个人的贡献不能仅用金钱去衡量。上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作为教师,她的事业是通过学生去延伸的,学生就是我最大的财富。我们学校在和复旦合并前,就是个很好的高校。我从进校到现在50多年,上医让我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所以我在研究生管理工作上一向秉承上医的传统和精神,严谨、踏实,我不断地在思考和探索,如何缩短国内与国外研究生教育的差距。为使我国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尽快成为研究生教育强国,我应该为此尽一分力,发一分光。

 

4.我们知道,您参与了《上海医科大学志》的编撰工作,您还主编了《上医情怀》一书,作为执行主编最近又编写了《复旦名师剪影》(医学卷),您是怎么想到要整理上医的历史并把它记录下来的?

其实这并不是我自己的想法,而是学校领导找我要我编撰的。虽然作为医生出身的我,接受这些任务不懂的东西太多。我不懂什么是志,志和历史有什么区别,但是学校领导还是希望我接下这些事情。我这个人有个特点,既然接了,无论如何都要做好。现在看来这些书是很重要的校园文化工程,《上海医科大学志》全书170多万字,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是我一生当中做的最累、最难的一件事情。我退休以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编撰这些书,为自己能为母校的文化传承做点事感到欣慰。当然其他还有很多人和事,值得我记忆。

尽管我接这个任务的时候已经60多岁,年过花甲,但是我觉得一个人得敢于向自己挑战。20035月份接受编写《上海医科大学志》的任务,我就找一些书来了解什么是志,志是怎么写的,边做边学。编这本书我的压力特别大,因为志是要把历史完完整整地记录下来。

从编写这几本书,让我感悟到,一个人不仅要甘为孺子牛,还要善于做沙漠里的骆驼,敢于在沙漠里探路。另外,更体会到,做任何事情,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集体的力量。就像编撰《上海医科大学志》,从头至尾有几百个人参与其中。没有大家的支持将会一事无成。

 

5.您认为什么是上医精神?上医对您来说有何意义?

上医在我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编撰这几本书之后让我对上医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接受了更加系统的上医传统精神的熏陶,更加热爱这所学校。当初我还是学生的时候,给我的直观印象就是上医是个好学校,有很多好老师,是个读书的地方 。

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上医文化、上医精神、上医传统?上医文化、上医精神、上医传统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又是互相关联的。前几年在北京开过一次上医文化的研讨会,杨校长做了一个主题报告,我们校友中的一些院士提了好多的建议,两所大学合并以后,学生受到上医文化的熏陶少了。综合性大学的文化氛围和医科大学的文化氛围是不一样的,两个不同的学校如果能很好的融合,对学生的影响还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去利用。我经常去复旦本部,看到那边常常举办很好的讲座,我们医学生如果能经常去听那些讲座的话会很有益。我觉得我自己就非常缺少中国文化历史这方面的知识。对上医文化的理解,有的人说上医文化就是上医的老校训“正谊明道”。有人认为上医文化是严谨厚实。也有人说上医文化就是爱国敬业。我自己想了想,我觉得上医文化应该是多元的。上医文化是在几十年上医发展历程中大家共同努力形成的。一个好的学校必然有好的文化,有自己特有的精神。上医精神是否可以用以下几点来表达,与你们共同讨论:

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我们学校创建开始,创始人颜福庆创校之初就是为了祖国。颜福庆是获得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第一人,当时他完全可以留在美国。他在协和医学院担任副院长时,是唯一一个中国人副院长,唯一的一个中国人教授,但是协和是外国人办的,他通过在湘雅和协和的实践,意识到无论是外国人办的、还是与外国人合作办的都不能很好地在中国办好医学院,他就想办一所中国人自己的医学院。当时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正好考虑要办一个医学院,校长张乃器希望颜福庆到该校担任医学院院长。他就是这样走上了创办中国人自己办医学院的道路,初办时校址在吴淞,后来才搬到上海市区,这才是他的梦想——办中国人自己的医学院。那时候中国人被看成是东亚病夫,没有中国人自己的医学院,所以他回国很艰难。1956年国家批准的上医16位一级教授,全是有国外留学经历的,很多人家境并不好,他们回国的时候适逢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是中国最贫穷落后的时期,他们带回来的是书籍、医疗器械、标本等等,而这些都不是为了自己。我校肿瘤外科的奠基人李月云教授,当时连回国的路费都没有,后来有好心人资助了他,他却用了最少的钱在路途上,其他的都拿来买了跟肿瘤外科有关的医疗器械。好多专家都是这样,他们怀着救国救医的情怀,真的很伟大。

    二、以人为本的治学精神。颜福庆创办上医后逐步形成了医学教育思想,培养医生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既然有这样的目的,那么通过什么手段来培养人呢?所谓教育思想就是为什么办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因为颜福庆奠定了好的基础,上医历届的领导有非常明确的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就体现在,根据党的教育方针,确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制定完整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如何培养师资队伍,如何加强学科建设等。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严格管理又爱才惜才,教师坚持严谨治学、言传身教、淡泊名利、爱岗敬业、师德垂范。上医为什么能办的那么好?因为有好的教育思想、好的学生、好的老师、好的学科。

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要办成世界一流的医学院,只有教学没有科研是不行的。科学精神体现在追求真理、尊重事实、缜密严谨、革故创新。上医是最实事求是的。上医的流行病学一级教授苏德隆,在一次关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座谈会上,毛主席问他,五年之内能否消灭血吸虫病,苏教授摇头,他根据当时国家的人力、财力、物力认为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根据他的意见,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将消灭血吸虫病时间修改为十年。所以大家称他是敢于向毛主席称不的人;内科元老林兆耆教授,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安排到门诊看消化系统疾病,他要求学生,凡是病人的大便自己要亲自闻一闻、亲眼看一看。我自己都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一定是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尤其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得出来的结论假如弄虚作假,会危害人的生命健康。在研究生教育中,我们学校始终是贯彻这一思想,必须实事求是。上医教授,要求研究生写的原始记录,必须是墨水笔手写,必须写明做实验的年月日,当天天气如何、室温多少,实验用的材料是什么地方买的、什么样的编号,必须如实记录。上医的办学条件并不是很好,为什么能作出那么些创新的成绩呢?这跟艰苦奋斗和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我觉得不会搞科研,只会看病的医生不是好医生。

四、为人群服务的献身精神。上医的校歌第一句是“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灭除病苦。”医生说到底最终目的就是为人群服务,医生是一种奉献。为了践行这样的精神,学校要求医护人员,要心系病患,博爱仁术;技术精益求精,学习永无止境;重视临床实践,不断探索创新。老上医还不允许医生私人开业,一代代上医人,在老一代的潜移默化下,塑造了无数懂人性、讲人道、有仁心仁术的白衣天使,上医学生的质量得到社会好评。我们那个时候,冬天去病房里看病人,听诊器要放在自己手里捂暖了再去听,都是这样去关心病人的。有些医生开药都想到病人家庭是否负担得起,处处为病人着想。

 

6.复旦和上医合并之后,我们这些后来入学的医学生对上医的历史已经不是很了解了,您认为我们应该去了解老上医,如何把老上医的精神传承下去?

上医的传统、文化、精神还是要靠我们这些年轻人去传承,所以你们当然要去了解老上医。我们所说的传承当然是传承好的地方,传统的东西不见得都是好的,还得有现代的内涵,赋予时代精神。在新的形势下,上医的传统和精神应该怎样的去传承,我想这个话题留给你们年轻人去思考。建议你们通过读(读书)、看(参观校史馆等)、听(讲座、访谈)、写(写心得、体会)、想(思考)达到“知、懂、思、悟、行”的目的,以了解上医传统与精神的精髓,并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将上医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7.您后来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的工作,您认为,医科研究生的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概括的来讲,医科研究生的教育主要在三个方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世界眼光,质量(包括政治与业务、素质与能力)永远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


8.除了学校的教育,对医学生来说,不断地自我学习也是很重要的,刁老师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修养呢?

    我认为“自我修养”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并非刻意去做什么。比如对病人态度好一些,对一些不良的风气能自觉地抵制;对身边的人多一些关心等等。现在心理不健康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对他们多一些关心,可以进行早期干预,也许就会少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当代青年,尤其是你们都是新党员,要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国文化中去寻找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要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吸收现代科学技术;要多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关心国家和人民,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这都应该是你们自我学习和修养的内容。总的目标就是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医学生。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坚持走到底,我相信你们在校学习期间就重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将来肯定能当个好医生。

 

9.现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刁老师作为一个有临床经验的过来人,在这方面有什么看法吗?

患关系历来就有,只是表现形式和程度不一。我在妇产科医院做医生时也碰到过。当时我是婴儿室医生,一天护士给婴儿洗澡时不小心把一个小孩的前臂弄骨折了。下午来了一帮子家属想打人,我跟他们讲道理,我说,我肯定会负责把孩子治好,我是这个医院的医生,不会跑掉,我负责到底。家长也慢慢平息了。这个小孩出院后,我几次去他们家里看望,家属也就渐渐谅解了。当然那时医患关系不像现在这么紧张。我认为现在医患关系是各种因素造成的,社会风气有负面影响,现在人的整体素质水平也有待提高。

从医生方面来讲,不是所有医生都那么耐心和仔细,与病人沟通少了。你换位思考一下,病人排队排了好长时间,医生却三分钟开了处方,病人怎么会满意呢!医生自己有些工作也没有做到位。

再一个,医疗体制不完善。现在医疗改革中有些制度的出台考虑欠全面。就最近新出台的制度,让医生签拒收红包协议,就考虑欠全面,这样的制度会让医生感到失去了尊严。防止医生不收红包,那就得把待遇提高。

现在媒体宣传也有些片面。医生当中有很多好医生,我们的媒体宣传得还不够,而一旦出了什么事故就大肆宣传。所以,我觉得现在医患关系紧张,不能全是怪医生,也不能全是怪病人,是整个国家要综合治理的问题。习主席也太辛苦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10.您有没有什么想对我们医学生说的?

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与你们交流,但今天是我讲得多了,还没有听你们讲呢。

我给你们四句话:勤学苦练、修身养性、明辨善思、笃实践行。

希望你们能够传承好上医精神,当好上医传人。

老师是在骨折后躺在床上接受我们采访,采访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结束。对于本次采访,同为上医人的我们和刁老师是怀着一样的对上医的感情和情怀进行的。上医,不仅是每个上医人引以为自豪的医学殿堂,更是我们时刻学习其文化,借鉴其涵养的精神寄托。此次采访作为聆听者的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刁老师的过去,并且了解到很多上医的历史,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上医精彩的过去和历史文化精神所在。感触良多,非常感谢刁老师能给予我们这次聆听的机会,为自己成为一位更加懂得上医、理解上医的上医人而进步。

采访人医学八年制学生

彭孟园、杨亮亮、胡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