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老教授谈教书育人”专栏(三十六)周鲁卫:回忆希德书院二三事

发布者:甄理发布时间:2024-03-01浏览次数:122语音加载中...



编者按

为充分体现我校老教授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进一步推进老同志在当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发挥作用,2019年,我校设立了老教授课程思政工作坊。在老干部党委的统筹下,由老干部工作处牵头负责,联合退休教职工工作处、教务处、党委教师工作部等部门,共同推进老同志参与学校中心工作。2020年,工作坊联合《复旦》校刊,开设“老教授谈教书育人”专栏,特邀各院系老教授结合多年来教书育人的经验,围绕“我所开设过的课程”、“我当年是怎么编写教材的”、“我当年是怎样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我们当年是这样备课的”等主题撰写文稿,传授经验为主,讲述当年故事为辅,为广大在职教师备课、教学、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老教授谈教书育人”专栏系列文稿,既有在《复旦》校刊定期发表,也有在《校史通讯》和复旦主页“相辉笔会”刊登。我们将在本公众号中陆续加以推送。本期与您分享周鲁卫教授的教研心得,并借此对周教授表示敬意和谢意。

回忆希德书院二三事







周鲁卫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曾任复旦大学物理系系主任、上海市物理学会理事长、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复旦大学副校长。2012年-2019年任复旦大学希德书院院长。

共同参与的“中国根、复旦魂——打造重实效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体系”荣获教育部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复旦大学共有五大书院,我受聘于2012年担任希德书院的院长。希德书院的名字,是为了纪念老校长谢希德先生。那时,希德书院由经、管、理、化、生、高分子、核科学与技术等院系的新生组成。






















从通才教育到全人教育


初期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办书院?”提出问题的,是校内、校外的师生和朋友。

我个人理解,书院的成立,与复旦跨入第二个百年后,对自身定位密切相关。

2007年春,校党委号召“全校都来学习讨论通识教育”,秦绍德书记在通识教育讨论动员大会上强调“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批判精神、动手能力和社会沟通方面存在差距,这也就体现了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理念和做法上的差距。”在讨论中,有的老师担心,学生18岁到22岁读本科,这四年时间在一个人一生中非常宝贵。这个年龄段,理解力强,创造力强,课外生活又如此丰富多彩,如果不去学专业,先进行通识教育,那么,专业知识学习就晚了一年,这是否值得?我们不能耽误这些极具才华的年轻学生。

2008年3月7日,《解放日报》周末特刊发表了秦书记和蔡副校长的文章与采访记。秦书记指出,通识教育不是一般的文理交叉获取知识的“通才”教育,而是人文教育,也就是人的教育,它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入到人格修养,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人文精神的健全的人。通识教育,要识科学、识社会、识人类、识文化、识历史。两位校领导认为,通识教育由六大板块形成“核心课程”体系,开展“现代大学的人格教育”,这个目标十分清晰:复旦将要开展的通识教育,与其国内外其它大学的“全人教育”是一致的。

2012年夏学校确定“书院按学科分”、“学生的党团工作由院系管”的原则。为了获得更多办学经验,2013年复旦召开了两岸多地“创新教学与学习转型研讨会”,在博雅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台湾政治大学博雅书院院长钱致榕教授受邀到会做主题报告,他认为,博雅教育必须以学生将来五十年的需要为目标,才是回归大学育才的根本。2014年学校经过研究讨论,凝练了本科教育目标:为20年后的世界和中国,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专业素质的领袖人才和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

希德书院为了向学生诠释这一目标,此后几年的书院大会,几乎都以此为主题,并围绕这一目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以社会责任感为目标的人文意识


每年9月的书院大会,我往往从3月份起就要开始考虑主题,准备材料。

为准备2017年书院大会,希德书院提前建议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组织学生讨论人文情怀的内涵,以及如何提高人文意识的措施建议。2016级学生,关注树立为人类服务的理想并赋予实践。他们学习历史知识,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他们关注社会现象,尤其是一些社会事件,认识到社会并非完美,必须为此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他们强烈建议多读书,吸收多元化知识。尤其是,他们很想就文化传统的扬弃和继承,还打算自己写书。

可贵的是,2015级的学生,在复旦多待了一年,在学习和讨论中屡屡出现对已有结论的质疑和否定。他们对经典有自己的理解,“不偏听偏信,注重求证求实”;他们蔑视已有的结论,“反对空洞无用的鸡汤”,对于主流文化同样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走极端,不迷信传统”。他们建议警惕低劣的演讲和歪曲人文精神的宣传。

这些讨论和建议是见效的。此后在2016级学生的讨论中,明显感到思考的多元性和质疑精神增强了。我们感觉到,在复旦书院多学习一年,就是成长的一年。2015级学生明显的更加成熟,有更强的独立思考意识,这正是人文意识的重要特点之一。

学生的成长正是对复旦本科教育的肯定,对书院设立的肯定。

2017年面对希德新生的书院大会

2017年的希德书院大会上,我向新生着重介绍了前两级学生的特点和取得的成绩,大家提高了对人类生命、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的认识。我们的价值取向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生命的尊重就是爱国爱家爱人民;努力学好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大学生的责任。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人文意识的核心放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上。

培养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书院设计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当属“小鬼当家”。希德书院学生通过竞争,由学生楼委会成员作为代表,投票产生“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基于任何权利都有可能产生腐败的事实,我在2012年时向复旦学院建议,设立学生监督委员会。

学生自管会直接组织书院的各项活动。

例如,希德书院和学生一起与甘肃省会宁县和山东省青州县的中学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我们希德书院专门去甘肃省教育厅,要求找一个比较贫困的地方,作为希德书院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是他们推荐了会宁这个地方。甘肃会宁是红军长征会师地,会师旧址建有“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长期以来,这里虽然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当地百姓非常重视教育,全县累计所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数明显高于周边县,被称为“会宁现象”。我们去考察时,了解到一位学生因家住偏远,在学校附近租房,母亲甚至抛下农事和家务搬来照顾孩子。经过考察,我们希望复旦学生,特别是来自江、浙、沪等全国富裕地区的学生,能了解我们这个大国贫富不均衡的现状。他们因此受到启发,了解到自己肩负民族复兴的重任。

20153月希德书院同学们在谢希德夫妇墓前悼念后,在青浦福寿园参观人文纪念馆内纪念谢先生的展板

20181013日参加首演大师剧《谢希德》的演职人员谢幕

纪念谢希德先生是希德书院重要的爱国教育活动,每年清明时节,我们组织希德书院师生去青浦福寿园为谢希德先生祭奠。在谢希德先生墓前,师生们回顾谢先生夫妇冲破阻力回国、虽受迫害仍不懈发展科学的坎坷经历;福寿园纪念馆图文并茂地介绍谢先生夫妇的生平,他们的爱国情怀,必将激励希德师生。

希德书院的学生,还出演了复旦学生自编自导的大师剧《谢希德》,我们邀请谢先生儿子曹惟正博士来书院讲述母亲生平。他回忆特殊年代中,父母双双在各自单位遭受迫害,无法回家,照顾他生活的保姆,因担惊受怕而自尽,他小小年纪孤身一人,无以依靠。谢希德先生默默承受这些令人不堪的经历,一旦苦难结束,她立即投入工作,继续为物理事业奉献余生,她还就表面物理的发展,积极向中央提出建议和措施。

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也鼓励了《谢希德》剧组师生的创作表演热情。

20145月希德书院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王安忆教授 在希德书院导师论坛上讲“我怎样读书”

几年来,希德书院还组织过数十个读书小组,组织过连续数年的讨论课。

金晓峰教授在广受欢迎的《人文物理》通识课上,提出过一个重要的问题:科学发现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虽然金老师在课上广征博引,展示不同意见,并引导深入研究。于是,读书小组就把讨论放在首位,大家经过争论,才有所收获。读书小组敞开心脾讨论,是通识课的重要补充。

“希德导师论坛”是自管会的学生们认真组织的重磅活动,深受同学们喜爱,几乎场场爆满。

葛剑雄所做的关于历史研究的报告,大受欢迎。葛先生告诫大家,上了史书的并不都是可信的,《史记》中就有很多虚假记载。学生们原以为,上了史书的记载,都是真的,心存敬畏之心,但听了历史学家的演讲,他们去看历史书,必须多个心眼了。

感谢校内外大师级老师,抽出宝贵时间精心准备,让希德书院受益无穷。这些来希德书院演讲的大师中,郝柏林、杨福家、俞吾金三位先生均已离世,好在希德书院的学生们,整理他们演讲的文字,已同其他学者教授们的演讲一起,编撰成书,永久留在《复旦大学书院演讲录》中,熠熠生辉!

2014年年底希德书院师生聚餐会上导师发言


批判性思维是培养科学精神的核心


2018年书院大会的主题是“科学精神”,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大家常说鼓励创新,但创新其实是从质疑,从批判性思维开始的。

复旦校训中的切问而近思,复旦校歌中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说明创校先贤们,一直把思考、质疑,看成育人的重要标准。那年暑假我刚去过以色列旅游,前后查了相关书籍和资料,去之前我就想了解以色列成为创新大国的原因。通过眼见、耳闻、口问,加上阅读,我惊奇地发现,这真是个不迷信权威的国度。

在以色列传统中,对上帝可以讨价还价,可以质疑,甚至当面指责。在他们军队里,下级不同意上级指令,当面提出不同意见,也并不稀奇;更不要说在企业中下属对上司,对老板的方案提意见了。这就是他们批判性思维的文化。我在大会上讲了这些故事,鼓励质疑,鼓励提问题的精神,这是创造性的原动力。而被质疑者必须有雅量,不要一棍子打死提出问题的年轻人。如此,才能将批判性思维所必备的好奇心、分析能力、反思能力激发出来,创新思想方能接踵而至。

2018124日,人头攒动的“希德书院科学展示日”一角

希德书院专为一、二年级学生打造了“启明星”研究项目,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同学共聚一个小组探讨科学,有导师认为,课题本身就是学科的交叉。比如物理系黄吉平教授提出经济物理课题,就会自然而然地把经院和物理系,乃至其他学科的学生吸引进来。

我给学生们提出的课题,也是我自己一直好奇的问题:为什么如三度、五度那样的谐音好听,而“小二度”声音就那么不和谐,甚至刺耳?这个问题,勾起了大学新生的好奇心。他们分工读文献,做开题报告,定方案。他们还找来自己的同学们到希德琴房做真人听音实验,用标准方法处理数据,得出结论,验证文献中的结论,撰写实验报告。虽然这些调查研究和实验,仅是验证结果,但历时一年的研究使他们经历了一个大致的研究过程,体会到要得出任何结论,必须以实验数据为依据。同时,他们从功能核磁共振文献了解到,谐音刺激眶额皮层产生多巴胺令人愉悦,而不和谐音刺激人脑杏仁核使人不适。在最后的答辩环节,他们在同学中反复试讲,结果被导师评估组评为那年的第一名。

在总结这次课题研究时,学生们又进一步提出,为什么不同的音会刺激人脑不同部位?这样的思考方式,对他们未来进入其它研究领域,都非常有益。学会提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学会证明,学会质疑,总之,学会批判性思维,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产生积极的效果。

学生们利用这类机会,发挥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锤炼了他们理性思考、切问质疑的能力。正是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之间,同学和导师之间,产生头脑风暴,思想碰撞。有了批判性思维,他们能更充分地利用复旦的学术环境,得到茁壮成长。

我们每个书院,每年都有数十名教师抽空担任书院导师。有的教师还担任过几届书院导师。他们都能做到与负责联系的每位学生面谈,更不要说通过微信和学生的随时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有一年学校派我考察英国高校,在剑桥大学和一位副校长交流时,他告诉我,他每年都要担任书院导师,那时他要同26位学生逐个谈话,学生家人生病,都会告诉他,更不要说专业选择、未来职业生涯方面的设想了。这使我得到极大的启发。

最近,我读到2021年《自然·人类行为》刊文(Loyalka P. et al., Nat Hum Behav. 2021 Jul., 5(7): 892-904.)称,中、俄、印、美四国大学生入学前后比较,中国学生的数理技能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技能入学前最高,毕业时,数理方面能力不升反降;但批判性思维大幅下降;而美国学生毕业时,批判性思维升得最多,远超其他三国。文中所用测试手段“沃森-格拉泽批判性思维评估(WGCTA)”也是学界公认的,我们可以借鉴。此文的结论让我十分感叹。我们复旦的学生如何呢?值得调查研究。

从2005年算起,复旦学院建立通识课程、书院制,到2025年就满20年了。回顾来路,我们努力了,实践了,见效了。到那时很值得回顾一下,当初通识教育的目的达到了吗?我们学生的好奇心更大了吗?创新能力更强了吗?批判性思维能力见长了吗?我们出了怎样的成绩?还有什么不足?怎样加以改进?

欢迎继续关注

“老教授谈教书育人”系列推送


供稿:周鲁卫

编辑:韩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