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体现我校老教授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进一步推进老同志在当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发挥作用,2019年,我校设立了老教授课程思政工作坊。在老干部党委的统筹下,由老干部工作处牵头负责,联合退休教职工工作处、教务处、党委教师工作部等部门,共同推进老同志参与学校中心工作。2020年,工作坊联合《复旦》校刊,开设“老教授谈教书育人”专栏,特邀各院系老教授结合多年来教书育人的经验,围绕“我所开设过的课程”、“我当年是怎么编写教材的”、“我当年是怎样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我们当年是这样备课的”等主题撰写文稿,传授经验为主,讲述当年故事为辅,为广大在职教师备课、教学、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老教授谈教书育人”专栏系列文稿,既有在《复旦》校刊定期发表,也有在《校史通讯》和复旦主页“相辉笔会”刊登。我们将在本公众号中陆续加以推送。本期与您分享陈立民教授的教研心得,并借此对陈教授表示敬意和谢意。
我和环境系的故事:筚路蓝缕开创时
陈立民
1956年生,汉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首任系主任,兼任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市学位办主任、上海市教委副秘书长。2003年至2017年任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2005年至2012年兼任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院长。2017年至2021年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中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委员会委员、书记和政府督导专员。现任上海市民办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复旦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老教授协会/离退休教师协会会长。
社会学术兼职有: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曾任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专业方向为环境化学、大气环境、环境信息系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迄今,负责并完成国家、地方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30余项,其中负责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专项1项,负责大气环境国际合作项目3项。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编写出版教材和专著6部。
1977年,我有幸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成为复旦大学物理二系77级的学生。物理二系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原子核科学系”,下设原子核物理和放射化学两个专业。从放射化学专业本科毕业后,我留校工作,七年之后被国家公派到日本东京大学留学,这期间复旦大学一直保留了我作为物理二系教师的编制,并发放基本工资。在东京大学留学期间,我心中涌起了一股要尽早回到母校,报效祖国的急切心情,所以,在导师表示我会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并希望我留在日本大学工作时,我明确表示我要回中国。1995年,在获得环境化学理学博士学位之后的第三天,我就已经回到复旦了。当时,在国外名校的留学生学成回国的很少,在与我同一批公派留学的50人中,我是第一个回国的。回国前,我将平时省吃俭用节约的奖学金,约50多万日元(当时约5万人民币),用于购买苹果电脑(Macintosh)、激光打印机以及图书资料等科研用品,并悉数带回复旦。记得当时其他生活用品都是海运,但把这些电脑等科研用品作为宝贝随身空运,后来这些设备也为1996年申请到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学学部、化学学部各一项)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球在核能领域对人才需求下降,大学里的相关专业成为招生困难的冷门专业。为此,学校领导主张取消物理二系的两个专业,把核物理纳入现代物理。这样一来,物理二系何去何从成为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当时,物理二系有几位教师已开展环境保护相关研究,恰逢我学成归来,在与当时物理二系的系主任郑成法教授初步探讨后,萌发了将物理二系中的应用化学专业改建为环境科学系的大胆想法。我们带着计划方案去校长办公室找了杨福家校长。杨福家校长也出身于物理二系,曾经是我们的老系主任。尽管事先没有预约,他日程很繁忙,但还是抽空接待我们,认真听取了我们的意见,并给予了肯定和支持。
进行到这里,当初尚未成型的简单想法已经在学校层面顺利“落地”。接下来经过学校决策,以学校的名义向国家教委递交了申报环境科学专业的材料,于1995年下半年获批环境科学专业。1996年学校决定正式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并于96年同步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建系前,学校成立了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它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涵盖了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等专业,学校聘任复旦校友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吕淑萍为主任,我担任常务副主任。除此之外,我们物理二系原先也有一批有志于环境科学研究的教师,他们较早就成立了环境科学研究所、积极开展大气环境化学、黄浦江水质检测及核环境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绩。复旦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为环境系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复旦环境科学系的成立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天时”是指国家重视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社会需要环境治理;“地利”是指物理二系面临转型,有现成的办学空间,有多学科的支撑,可以转向到环境科学;最后的“人和”当然离不开杨福家校长、程天权书记、郑成法主任等领导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他们具备国际视野和远见卓识,都认为国家对环境学科的需求日益迫切。综合上述三种条件,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才得以设立。
1996年上半年,学校决定在原先物理二系的地方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同时,经论证,原应用化学硕士学位授予点,转设为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点。这样环境系的起步可谓是飞速,一经成立,本科招生和硕士招生的资质都齐备了。回国一年来,看着一个新生学科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迅速建立起来,而我成为环境系的第一任系主任,也是当时复旦大学最年轻的系主任,我的感动和荣幸自是不言而喻。
尽管建系前期的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但是我们接下来建设好环境系的努力不可谓不艰辛。当时的条件非常有限,整个学术界大环境都是如此,财力、人力、物力都匮乏,可以说环境系是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筹建起来的,远远不及现在环境系兵强马壮,人才设备资源充足。
我们首先规划的是环境系的学科架构以及人才结构、师资引进工作。考虑到环境科学是一个复合型、综合性的学科,覆盖的领域很广,国内外的环境学科也是各具特色,基本都是结合其大学自身的特色方向来建:有的与农业相关,有的与土壤相关,有的偏重大气研究,有的偏重水环境,有的则研究森林。根据复旦的综合学科优势,我们对复旦环境系早期的设想分为四个领域:第一部分是环境科学,依托于环境化学,侧重点是研究大气,做大气环境保护;第二部分是环境生态,依托(生物系)生态学这个一级学科;第三部分是环境工程,环境工程的侧重点主要立足于研究水污染控制;第四部分利用复旦文科的力量,主要研究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等领域,为了解决人才问题,我们既有校内调人,比如从化学系(陈建民教授),从经济系(戴星翼教授);也有校外引进,比如环境生态领域,我们从华东师范大学引进(王祥荣教授)等,还从其他高校和中科院有关研究所引进人才,就这样,师资队伍框架初步搭建起来了。
有了房子和人还不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费和设备,这才是最大的难题。于是大家动手动脚动脑筋,主动申请了许多项目,争取科研经费支持,我亦十分幸运,由于是国外留学归来的博士,所以在申请项目上有些优势,当然这个优势不是指“海归博士”这个头衔,而是我从国外学到的、看到的前沿的科学研究思路,并将其运用到我的申请项目上。1996年我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地学学部两个基金项目的资助,获得经费共16万元,虽然不多,但对我来说是启动科研工作的“第一桶金”,同时我还成为了上海市第一批曙光学者,获得了8万元的研究经费。1997年我以“臭氧层保护”为研究题目成功申请到了日本万国博览会的700万日元基金支持,折合人民币50多万元,这笔钱后来全部用于购买科研设备。这期间我还和仪器设备公司阐明了我的研究计划,获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最后是以700万日元的价格买到了价值1200多万日元的设备。
我们系其他教授也是这样“白手起家”的。我特别要感激物理二系的领导和老师,他们有的借给我科研经费,有的给我腾出房间,不得不说他们真的很有胸怀。我们也与上海市环保局积极沟通,主动为社会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既获得了丰富的资源,也实现了这一学科的社会价值。我们96级、97级、99级本科生都被评为了上海市“三好”先进集体!
2000年,也就是建系之后的第四年,我们成功申请到了环境科学博士点,2005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并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在筚路蓝缕的最初十年里,我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科研究、人才培养架构。放眼全国,我们环境系起步是比较晚的,清北、同济很早就设立了环境学科,好在我们发展较快。值得一提的还有我们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除了与日本、美国的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我们还以复旦北欧研究中心为纽带,与欧洲许多国家建立了合作交流的关系,像1998年举办的“中国——北欧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2001年举办的水资源、水环境主题的国际研讨会,通过国际合作交流,我们开阔了眼界,培养了人才,扩大了我们系的国际影响。
能够顺利步入“快车道”,我想最关键的还是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要知道在复旦历史上建立一个新系是非常不容易的,学校能够在短时间内经过重重论证决策,最终拍板决定,令人十分感动。
之后还有一些事情,虽然零碎但也让我记忆犹深。例如用700万日元购买设备那件事,当时经费还没到账,公司那边就要求支付了,我只能硬着头皮去找负责财务的徐明稚副校长借钱,当时学校一年只有50万的校长应急金,我再三打包票,立下军令状,徐明稚副校长才将这50万全部预支给我。我们的谢希德老校长也密切关注和支持着环境系的发展。比如我们之前召开的几次国际会议,我每次邀请谢校长,她都会莅临指导并致辞。最让我感动也有点愧疚的就是,谢先生生前最后一次会议其实是参加我们在美国研究中心举行的一个国际环境会议。那时她身体不好,又因为多次手术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已经很久不参加美研中心的活动了,但我不知情,还请谢先生致辞给大家鼓鼓劲儿,没想到她一口就答应了
环境系一路走来,无不凝聚着老一辈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是环境系党政班子齐心合力,通力配合,也是全体环境系教职员工努力奋斗的结果。我相信,环境系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口述:陈立民
整理:万嘉茵
编辑:韩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