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指导“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集体备课活动

发布者:甄理发布时间:2025-09-15浏览次数:10语音加载中...

“把宏大叙事转化为青年语言,让家国情怀成为可感故事。”95日中午,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2号楼三楼会议室济济一堂,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集体备课会在此举行。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放医所)党总支书记蒋蕾,校特邀党建组织员、复旦大学老教授协会放医所分会会长、放医所关工委分会副主任、放医所五老代表刘伟琪,上海医科大学校友会理事、颜福庆医学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员、校图书馆特聘顾问、放医所所史陈列室顾问、放医所五老代表颜志渊,上海医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副部长陈文婷,放医所辅导员杨晓雯、徐文杰及15名学生讲师全员到场,对即将推出的11门专题课程进行集体备课。 



首先,宣讲团项目联系人徐文杰对项目背景进行了介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两弹一星”精神传承。20223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联合中国核工业集团启动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项目,把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青年志愿服务之中。2025年新一轮遴选启动,1123所高校5680支团队申报,共选出1500支团队,复旦放医所入选,目前团队共有志愿者讲师15名、指导教师3名、顾问2名。



暑期期间,宣讲团成员围绕“两弹一星”精神,不断萃取知识,细致打磨,共筹备了11门专题课程,内容涵盖党领导下的中国核工业”“核能三步走”“智慧核工业”“生活中的核辐射等。备课会上,15名讲师逐一试讲,声情并茂,把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史诗讲成同龄人能共情的青春故事。

 


与会专家逐一点评,肯定备课质量并给出优化建议。如:因人施讲——面对中小学生、社区居民、专业同行,及时调整叙事深度与语言风格;价值共振——把“两弹一星”精神与医学生誓言结合,突出“健康所系、家国所系”的内核。专家们还就时间控制、史料出处、互动方式等细节给出具体建议。



放医所自成立以来,深度参与“两弹一星”事业,蒋蕾老师叮嘱宣讲团同学们,放医所拥有宝贵的学科与历史资源,把“两弹一星”精神讲深、讲活、讲新,是新时代“放医人”的使命。


11门课程将于9月下旬起面向校内外开放预约。复旦青年将用专业常识解码家国叙事,用青春声音传递强国梦想,让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芒。


关工委放射医学研究所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