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提高发展党员质量——记关工委老同志与经济学院学生党总支、支部书记座谈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3-11-14浏览次数:176语音加载中...

 

 

20131171400,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永信、顾问钱冬生、副会长陆昌祥和韩宗英、经济学院特邀党建组织员罗秀妹等前辈老师来到经济学院805会议室,与经院学生党总支委员、支部书记们等进行了一场关于《新形势下大学生发展党员标准研究》课题的座谈讨论。关工委的老师们心系组织建设、关爱青年学生,不辞辛劳为提高学生党建工作传经送宝。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蔡晓月、学生党总支副书记张馨、党建组织员王建平等老师以及学院部分学生党总支委员、支部书记、副书记代表出席了会议。

首先,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蔡晓月老师向来访的老同志们表示热烈欢迎。蔡老师向各位关工委老师介绍了经济学院目前党员发展及教育的基本状况。经济学院在党员发展方面遵循从严从优的原则,在积极分子选拔、党员发展、预备党员转正三个环节上,都认真严谨优化流程,从进口上控制党员的质量。而党员教育方面,学院主要采取主题教育的方式,结合由学生党总支确立的规定动作与党支部的自选动作,优化党支部教育工作的设计与效果,加强对于教育的过程控制与成果考核。但是,在新形势下,学院党员发展也遇到了新的问题。根据中组部提出新“十六字要求”,党员的发展进口关更加把紧,毕业班最后一个学期不能发展党员,这也使得学院积极分子党校报名同学人数锐减。针对这样的现象,学院提出要将党的教育阵线前移,从抓支部、支部带动党小组转变为直接抓党小组,增强教育广度与实际效果。

而后,张馨老师针对学院目前党建组织发展的具体工作进行了一些介绍,主要是基于优化发展流程和严格材料审查两个方面提高学院党员发展工作的实际效果。另外,针对学院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个比较分析复旦大学部分党建工作优秀学院的相关工作的课题,学生党总支委员李琬进行了一些介绍,主要分享了经济、中文、外文、管理、信息、国务等学院的发展党员考核体系的异同,并介绍了来自不同学院的党员发展及教育活动的优秀做法,并且针对考核体系是否应该涉及学习成绩等项目提出了一些疑惑。

同时,各位关工委的老师也关心了学院党组织关系管理的工作,王建平老师就这些方面的问题给出了答复。

当然,关工委的老师们也针对目前党建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如,老师们非常关心党员考核体系的客观性能否得到保障;新入校学生党的教育如何有效进行;目前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存在的理想信念动摇的重要问题、党员质量问题,以及对党员的教育、尤其是党员走向社会之后的继续教育如何开展的问题。同时,老师们还是十分关注学生党员们的思想理论建设,提出“学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分不开的、教育是存在阶级性的”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希望可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理论与思想引导工作,多组织学生针对一些多元的文化、问题甚至是错误进行讨论,使真理越辩越明。鼓励学生党员多读《资本论》等理论著作,建议开设相关课程增强学生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水平。针对这些问题,学院老师及支部书记代表们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几位老师还就课题涉及的如何把握党员标准以及坚持党员政治标准的问题征求了意见,并且希望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有机会更直接地接触学生,与普通同学、积极分子、党员同志代表再进行几次交流,更好地了解党建工作实际,拓宽党员培养的视野。

会议中间,作为老党员,几位老师也对作为支部书记的辅导员们表达了关怀,询问了他们所带学生的人数以及是否能够应对学习与工作的双重压力等问题,并且表达了对学院以及几位辅导员工作的高度评价,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经济学院进行交流。

经过两个小时的座谈讨论,关工委的老师以及学院的老师们均表示收获颇多,在党员发展与教育的工作上有了更深地认识,也有了更多、更新的想法,大家都期待这样的交流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地开展。

经济学院党委

经济学院学生党总支 供稿

      20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