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早,万象更新时。2024年12月20日复旦大学关工委迎新年座谈会在老年活动中心举行。会场内,新春的气息迎面扑来,新年欢乐与老同志们欢愉交相辉映,营造出温馨而喜庆的气氛。复旦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艾竹、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立民、校关工委工作班子成员、关工委分会副主任(退休)、关工委理论学习组成员、特邀党建组织员、老干部党委书记,退休教职工工作处处长周桂发参会。座谈会由校关工委副主任陆昌祥主持。
组织部部长艾竹满怀深情地说道:“当我步入会场,看到那些在我求学时期给予我指导的老师,以及引领我成长的领导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特别是在这岁末年初的时刻,这份情感更是倍感温馨。”会上他首先转达学校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周虎对各位老同志的新年问候,对学校关工委在过去一年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并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复旦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实施细则》实施落实情况,分享三点体会。第一坚持立德树人教育。通过在分析学校学生结构和总量的变化、学生群体多元化以及社会环境不断多变等当前形势的基础上,认识到对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对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道德基础。第二加强报国成才教育。随着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对人才自主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显得尤为迫切。学校在上半年发布新修订版的《复旦大学本科生成绩记载规定》,这标志着本科学业评价体系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新规定鼓励学生们不再将目标局限于课堂成绩的前30%,而是激励他们走出课堂,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创、社团、学科竞赛等多元化领域,以此深耕细作,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当然,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是一个双向过程,既需要学校教育引导,也离不开学生自身努力。学校教育应致力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帮助他们明确个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这方面,老同志们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大学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成效。在这一过程中,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尤为关键,因为他们是大学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学校实施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它能够充分发挥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老同志专长和经验。通过导师制,可以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快速成长,胜任复旦讲台上的职责。这种“传帮带”的方式,不仅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还能够确保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座谈会上,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先行先试基层组织,历史学系分会副主任傅德华以题为“百年一遇,时不我待”,着重对如何发挥学生在编纂历史学系百年系史中的潜能谈了工作体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分会副主任赵琪紧扣充分发挥退休老教师作用,介绍了积极探索“银龄助教”思政课教学传帮带模式亮点项目;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分会副主任范伟达聚焦读懂中国、发挥五老作用、“供给侧”清单三个方面做了工作经验分享;特邀党建组织员徐玲、孔庆生老师结合党建育人理念、丰富的实践案例畅叙了心得感悟。会上,还围绕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关工委工作展开了交流互动。大家畅所欲言,建言献策谋发展、集思广益聚力量,为持续推进和创新发展关工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立民做总结发言。他对长期以来在关心下一代的岗位上辛勤努力奉献,卓有成效工作的老同志们表示深深敬意。并指出,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迎来了许多关键的时刻,关工委始终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坚守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使命,精心策划并推动了新时代关心下一代的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上,党代会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关工委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这一点不仅凸显学校党委对关工委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对关工委未来发展的深切期望。
目前,复旦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全方位展开,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复旦大学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实施方案。率先启动教育教学改革,体现了党委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来抓的决心,要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干细胞式”人才。立德树人就是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就要思考特定时期的特定使命。因此,关工委老同志一定要注重学习,主动了解学校改革发展前沿,协同配合中心工作,通过有效调控,让青年学生、青年教师及青年医务工作者这一个个干细胞能正常发育,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健康成长成才。复旦大学关工委作为上海教育系统关工委首批10个理论基地之一已进入2021-2023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研究课题《关工委参与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连续三年荣获“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不仅体现出了复旦理论基地的研究实力,成果转化在推进关工委工作创新实践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上级部门充分肯定。希望能进一步对研究课题加以梳理、总结、提升,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关工委工作在基层,二级分会是确保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细化和深化的关键环节。依据2024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在上海高校关工委二级学院设立学生委员和青年教师委员试点工作的通知”作出的工作安排,学校关工委制定的工作方案要求二级分会在分党委的领导下,深刻理解加强二级关工委建设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老同志与学生建立紧密的联系,也使得关工委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我们必须认真执行并组织落实好这项工作。同时,还要结合上海市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组织建设的标准,对自身的定位进行精准对标,通过检查促进改进,通过评价促进建设,从而切实推动基层关工委的内涵发展,使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