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6年暑期将至,又到了“夏送清凉”——老干部处工作同志到家中、医院、养老院走访慰问老干部的重要时节。在“组织准备,思想重视,明确责任,服务到位”的工作要求中,进一步强调了要结合正在进行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履行合格党员的责任担当,注重增进对老干部的感情,注重倾听老干部的心声,将“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切实落实在对老干部敬重之心、关爱之情的实际行动上,用贴心送清凉、热心办实事、诚心解难事的人性化、个性化、亲情化服务体现出学校对老干部的尊重、礼敬和关怀。在持续一个多月中,走访慰问枫林校区老干部近120人次。
校党委副书记陈立民来到中山医院,探望重病住院的原上医老校长张镜如同志,对近阶段出现病情危重深感不安。在详知病况后关切地安抚家属要相信医院,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救治,希望张校长能转危为安;来到离休干部朱守信同志病床边,陈书记被他积极乐观与病魔抗争的精神所感动,得知他的儿女每周都会轮流来探望时,夸奖他治家有方,儿女孝顺就是福。在走访住院的老干部时,工作同志带上党总支和老干部们的深情问候,在言语中注重体恤他们的病痛,安抚焦虑不安的心情,配合医生做好解释说服工作,鼓励他们要积极治疗,提振早日康复的信心。陈放、张建国、程立、李维春、王振越等老干部及家属对良好的医疗环境、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谐的医患关系、组织上的真诚关爱表示由衷地感谢。
走访慰问中,工作同志分组来到老干部家中,详细了解生活起居和身体情况。对不常来学校参加集体活动的老干部,送上“两学一做”学习资料和“信息视窗”,并介绍党总支组织开展活动的情况。交流中普遍感到,他们虽然疾病缠身不能出门,行动受限空间狭窄,但是精神上并不寂寞,报刊、书籍、电视、广播是每天陪伴的好朋友,足不出户方能通晓天下事。耳闻目睹,思考的事情自然多,知足常乐,生活也就变得有趣了。还有置身于组织中的幸福,他们与老干部经常会有电话联系,传递信息、联络感情、慰藉心灵、相互鼓励、关心学校的发展变化,工作同志时常会到家探望关怀,遇到问题给予及时帮助。我是组织人,组织是我家,这是老干部常说的心里话。
在老干部群体中,居家环境、生活习惯、脾气性格、兴趣爱好不尽相同,走访中看到、听到、谈到的内容特别丰富。在张令仪同志家中书橱上挂着一幅书法很显眼,问后得知是老干部大学同学为纪念建党95周年专门写给她的:“年方豆蔻勇从戎,抗日烽烟浩志忠,耄耋高龄犹好学,峥嵘岁月一英雄。”颂赞她不凡的人生历程。今年是她95岁高寿,前不久家人从海内外云集上海,四代同堂围了满满一桌,举杯同贺,祝福家中的“老宝贝”寿比南山不老松;91岁的吴乃基同志身患肿瘤,这几年手术多次,基本不出家门。幸有女儿、老伴一日三餐营养搭配、生活起居精心照顾,使他不仅闯过道道难关,还确保了较好的生活质量。他是京剧票友,拉着一手好琴,在老伴的鼓励下,自己伴奏、演唱了《苏三起解》,当场献艺唱功不减当年;93岁的卫爽同志病愈不久,他酷爱学习,即使是住院也没有放松,看过的报刊书籍,重要的内容都会用红笔标注,还抄写了小卡片分享学习体会。让他特别骄傲的是孙子在“七一”前夕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己也为江苏阜宁遭受龙卷风袭击造成人员财产损失,伸出援手奉献爱心;贾瑞菊同志眼盲志坚,心中充满着阳光,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应邀到上海医学院、航天航空学院为师生上党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共产主义信仰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所发挥力量,展现了什么才是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光辉榜样。
“送清凉”走访,工作同志与老干部亲密接触,是一次深入老干部中了解实情,倾听心声,更新观念不可多得的大调研。走访中不仅处处感受到长辈的关爱,对老干部工作的鼓励和肯定,更看到的是老干部身上凝结的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精神风貌所散发出的股股正能量。将走访获得的信息、老干部反映的问题,提出的需求和希望作为“让老干部满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老干部的优良传统去做好老干部工作。(叶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