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0日上午,由复旦大学老干部工作处牵头主办,教卫系统七所部属高校在青松城长悦厅举办了老干部工作研讨会。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财经大学等高校的老干部工作主要负责人参会,教卫系统老干部处处长陈其昌、副处长李坚真、金星明莅临指导。
今年是上海市社区老干部工作暨“四个就近”十五周年。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服务老干部,实现老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向社区延伸与拓展,营造一个更适合老干部特点的社会服务环境,是新形势对老干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全面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任务,是确保党的老干部工作政策全覆盖的有效途径。如何顺应老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的新局面,切实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如何进一步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更加有效、更加便捷的服务管理体制,深化完善家庭、单位、社区、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相结合“四位一体”的服务管理体系,为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良好的条件,成了与会同志研讨交流的主题。七所部属高校的老干部层次经历相同,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和难点极为相似,因此语言相通,心有灵犀,交流互动气氛热烈。
华师大在推进社区老干部工作方面先行一步,2005年由普陀区老干部局牵头,在老干部居住较为集中的区域参与了“普陀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联合体”,吸引了老干部走出家门,愉悦生活;各求所需,发挥作用;2010年底,与社区签订《关于加强条块联手,推进社区老干部工作协议》,使学校与社区的合作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日还组织召开了杨浦、普陀、闸北三区老干部局以及老干部居住集中的下属五个街道、居委会老干部工作者交流会,有力助推了社区老干部工作向纵深发展。老干部办公室副主任王贤禹的发言为在座同行提供了工作经验及可以借鉴的思路;同济大学离退休党工委副书记漏幼华针对如何把握好老干部政策时谈到,首先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熟悉了解老干部的各项政策,尤其是当有关政策发生变化时,一定要读懂弄清,并且耐心地向老干部解说清楚,以免造成对新政策的误解。在回答老干部所提出的与政策有悖的问题时,要实事求是,讲明政策要理直气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消除老干部不应有的疑虑和烦恼。同时,老干部工作要增强透明度,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为要让老干部知道,以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和认可;财经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处长毛勇富围绕今年7月份颁布的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指出,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不仅是对老年人的精神关爱,对子女孝心的倡导,更是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提供法律保障,其意义高远。将“常回家看看”等老人精神层面的赡养需求写入法律,可见亲情关怀对老年人的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做老干部工作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递尊老敬老的正能量。我们要在老干部中大力宣传和表彰孝顺父母的好儿女,使老干部的亲情不缺失,在社会大家庭的共同关爱中幸福养老。复旦大学老干部工作处副处长刘顺厚在工作中体会到,老干部高龄多病、行动不便、居住分散等因素形成的个体服务需求与组织集中活动之间的矛盾,是现实存在的;老干部工作部门单一的服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双高期”老干部的服务需求,也是现实存在的。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借鉴兄弟院校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在延伸和拓展为老干部服务的空间和载体,实现为老干部服务的无缝对接中有了时间积累和经验积淀,老干部也真切感受到来自单位和社区的双重温暖。研讨会上,交流发言积极,七所高校毫无保留地将好的工作思路、典型案例、成功经验拿出来共享,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亮化,通过相互取长补短,启迪思维,获取真知,深感获益匪浅。同时一致对搭建长效的交流平台,定期组织部属高校老干部工作研讨达成共识。
在听取七所部属高校老干部工作研讨交流之后,教卫党委老干部处处长陈其昌对研讨会予以充分地肯定,他认为部属高校的老干部工作水平较高,思考较深,视野开拓,尤其是对具有趋势性、前瞻性的问题能主动探究,为教卫系统老干部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思路,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老干部工作凝聚着老干部对晚年生活的希望,我们要通过回顾总结社区老干部工作暨“四个就近”15年来的所取得的成效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制度保障,整合社区资源,实现互利双赢,使老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叶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