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坚定,余热生辉

发布时间:2012-06-08浏览次数:226语音加载中

——记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参加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评审会

201261日下午由校党委组织部组织的“2010——2012年复旦大学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评审会”在“李达三”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参加本次评审会的有来自学校机关、院系、离退休等基层党支部共有37个,评委由组织部长、纪委副书记和各单位的总支书记组成。邯郸校区老干部第三党支部和枫林校区第四党支部参加了本次评审会。

会上,黄玮石代表邯郸校区老干部第三党支部发言,他介绍了支部高龄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注重学习,永葆革命本色的先进事迹。他说,第三党支部共有16位党员,年龄最高的90多岁,平均年龄近85岁,他们的党龄均超过50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这个“后双高期”党支部始终把保持党员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每月一次的集中活动和组织生活会,已成为党员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党支部已是老干部们的精神家园,集体活动成为他们相互鼓励、情感交流、互敬互爱的重要载体。针对党员居住分散、高龄多病和行动不便等特点,党支部积极采取电话传达信息,编写简报、送学上门等补充形式,取得尊重多数,兼顾少数,形式多样,全面覆盖的效果。为了使每一位老干部都能得到组织的关怀,年事已高的支部委员们,坚持通过电话关心、信函慰问等方式与不能出门、常年住院的老干部保持热线联系,同时,在职联络员加强了结对联系和走访慰问的力度,及时为重点关心照顾的老干部帮困解难,送上组织大家庭的温暖。发言中还历数了王先政、张熏华等90高龄的老党员离而不休,发挥独特优势,不知疲倦、不计回报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生的健康成长、社区的和谐稳定而默默无闻的奉献自己的力量,矢志不渝地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在学校和社区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枫林校区第四党支部书记郑天心在会上重点展示了老领导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再做贡献的党员风采。她深情地说,作为原上海医科大学的老领导们,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一刻也没有忘记关注学校的发展,关注医科的振兴和医疗技术的前沿,更为提升学校在国内外同行中的地位而积极建言献策。他们常说,不当领导干部,还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学校的一员。他们不仅认真听取一年两次的校党委副书记王小林关于学校工作情况的通报会,更积极参加校领导召开的座谈会。在不同场合,只要有机会,都会凭着多年来在学校管理岗位上所积累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丰富经验,围绕学校的发展方向,教学管理的加强、科研水平的提高等问题,满怀激情,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为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支部10名党员中,7位来自医学基础学科,3位来自临床一线。作为教师和资深专家,凭着对医学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无比关爱,不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如原上海医科大学副校长、环境卫生学教授陈秉衡同志,曾在WHO日内瓦总部任高级业务官员。虽已离岗,但作为环境卫生领域的资深专家,她始终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勤耕不辍、退而不休,主动担当;为造就新一代环境卫生事业的接班人,甘为人梯。原上海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贾瑞菊同志,更是身残志不残,双目失明的她,从黑暗中,从迷茫和绝望中走出来,并以积极态度投身到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工作中。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向学生进行坚定理想信念主题讲座。教育青年党员如何做到政治上、思想上和行为上入党。为青年党员树立了积极拼搏、努力奋进、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好榜样。

党员不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更需要每个党员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无愧于这个称号。在离退休老干部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看到了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精神。老干部们用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质和朴实的言行铸成了一支信念坚定,理想永存,发扬传统,永葆本色,乐献余辉,奋斗不已的坚强战斗集体,他们在促进学校建设,振兴医科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默默坚守着永远忠诚于党的铿锵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