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编者按为充分体现我校离退休教授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进一步推进老同志在当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发挥作用,2019年,我校设立了老教授课程思政工作坊。在老干部党委的统筹下,由老干部工作处牵头负责,联合退休教职工工作处、教务处、党委教师工作部等部门,共同推进老同志参与学校中心工作。2020年,工作坊联合《复旦》校刊,开设“老教授谈教书育人”专栏,特邀各院系离退休教授结合多年来教书育人的经验,围绕“我所开设过的课程”、“我当年是怎么编写教材的”、“我当年是怎样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我们当年是这样备课的”等主题撰写文稿,传授经验为主,讲述当年故事为辅,为广大在职教师备课、教学、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老教授谈教书育人”专栏系列文稿,有在《复旦》校刊定期发表,也有在《校史通讯》和复旦主页“相辉笔会”刊登。我们将在本公众号中陆续加以推送。本期与您分享姚慕生教授的教学心得,并借此对姚教授表示敬意和谢意。数学教育与育人姚慕生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本科生专业课高等代数和抽象代数的教学科研工作,主编教材《高等代数学》连续评为“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
2021-10-28 3448
敬老月近期,在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代表党中央祝全国老年人健康长寿、生活幸福。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老龄工作,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10月13日上午学校召开敬老节庆祝大会,表彰先进、纪念金婚,在全校老同志中得到热烈反响。各院系、各单位也结合实际,在敬老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承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本期请看数学科学学院、化学系、法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单位组织开展敬老月活动的情况。1数学科学学院重阳节至,敬老情浓。10月14日,数学科学学院党委邀请学院退休教职工共同参观上海数学中心,集体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退休教职工送上节日祝福和诚挚感谢。数学科学学院、上海数学中心班子成员、数学科学学院退休教职工共计30余人参加活动。在上海数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吴泉水教授的带领下,退休教职工共同参观了上海数学中心。在谷超豪报告厅,上海数学中心主任李骏教授表达了对前辈们深深的敬意和节日的祝福,并细致介绍
2021-10-27 189
编者按为充分体现我校离退休教授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进一步推进老同志在当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发挥作用,2019年,我校设立了老教授课程思政工作坊。在老干部党委的统筹下,由老干部工作处牵头负责,联合退休教职工工作处、教务处、党委教师工作部等部门,共同推进老同志参与学校中心工作。2020年,工作坊联合《复旦》校刊,开设“老教授谈教书育人”专栏,特邀各院系离退休教授结合多年来教书育人的经验,围绕“我所开设过的课程”、“我当年是怎么编写教材的”、“我当年是怎样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我们当年是这样备课的”等主题撰写文稿,传授经验为主,讲述当年故事为辅,为广大在职教师备课、教学、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老教授谈教书育人”专栏系列文稿,有在《复旦》校刊定期发表,也有在《校史通讯》和复旦主页“相辉笔会”刊登。我们将在本公众号中陆续加以推送。本期与您分享王卫平教授的教学心得,并借此对王教授表示敬意和谢意。认识医学教育的完整性王卫平儿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原上海医科大学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兼任复旦大学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儿
2021-10-21 301
近日,复旦大学老教授协会/退(离)休教师协会、老干部党委、退休教职工工作处、老干部工作处联合举办线上会议。特邀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校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杨金水作题为《袁隆平与中国杂交稻》专题报告,并对2021年下半年老教授协会/退(离)休教师协会工作进行布置。会议由老教/退协常务副理事长丁言雯主持,线上线下有百余位同志参会。杨金水教授在《袁隆平与中国杂交稻》的主题报告中介绍说,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杨教授在报告中回顾了自己和袁隆平多年来的学术交往,讲到了杂交水稻对于中国人民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性。杨教授还介绍了袁隆平先生在杂交水稻科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久经磨难并取得了成功。杂交水稻成功也是集体合作的成果,体现了我国制度的优越性。杨教授还谈到了杂交水稻如何在我国推广并走出国门,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贡献。杨教授还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杂交水稻技术也十分重视,曾经到海南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和武汉大学鄂州实验基地考察杂交水稻科研工作。会上,老教/退协常务副理事长姜良斌对协会下
2021-10-20 159
编者按医学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复旦上医”微信公众号策划推出“暖心·为人群服务”系列报道,为你呈现一组上医人的暖心故事。复旦上医人用一个个暖心的举动诉说着医学的脉脉温情,诠释着“为人群服务”的初心使命。今日重阳,让我们走近一位退休后仍在教育领域继续发光发热的复旦上医教授。一个月前,刚刚退休,结束“最后一课”的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李瑞锡教授又一次站上了熟悉的课堂讲台。而这次,课堂上坐着的是云南大理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滇西大”)的同学们。李瑞锡教授“过去在云南待过8年,对当地的生活习惯还是能接受的。”研究生毕业后,李瑞锡曾在云南师范大学执教过8年,后留学日本,再到上医执教至如今退休。此次来到滇西大,再次踏上滇西的土地是因为教育部的“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除了有一点儿高原反应,上课有时候气跟不上,其他都很适应。”2020年2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实施“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被纳入首批试点受援高校之一。李瑞锡的“前任”——当时已退休多年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院管理处原处长、金山医院原副院长姚诠教授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人的一生,本该活到老学
2021-10-19 574
版权所有 © 复旦大学老干部工作处
沪ICP备042465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邮编: 200433 电话: 65642222
  • 中组部老干部局
    离退休干部工作
  • 教育部老干部之家
  • 上海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