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2月23日召开统筹推进新冠病毒肺炎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与17万县级以上干部面对面讲话,这样的大会是党史上、新中国史上前所未有的。这是因为防控疫情的斗争是一场事关国家、民族安危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伟大斗争,如同1947年解放战争中粉碎蒋介石对山东解放区和西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50年与世界最强大的美国侵略军进行抗美援朝具有同样的伟大意义。“十七万人大会”向全党全民发出总动员令。二、防控新冠病毒肺炎是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党政军民,工农商学兵都参与进去了,尤其是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干部,他们不辞劳苦、不怕牺牲,可歌可泣。有数千名名医务人员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肺炎,有的已经以身殉职。与历史上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一样,这是一场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人民战争。三、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我们党我们国家是一场大考。现在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但实践已经证明我们交出了十分优秀的答卷。广大人民群众亲身感受到我们党强大的领导力,举国体制的高效率,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个宝贵的精神力量一定会转变为今后改革建设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国际舆论赞誉中国抗击疫情的决心、战略和措施,认为只有中
2020-03-03 877
今天是我第四次参加庆祝复旦哲学系(院)创建的纪念活动了,看到这么多校友,系友回来,看到学院取得这么喜人的成绩,十分高兴和鼓舞。我第一次,是1986年参加庆祝建系30周年的活动。这一次是我自己主持的。第二次是1996年建系40周年庆祝活动,是俞吾金教授主持的(可惜他已经不在了)。第三次是2006年是建系50周年庆祝活动,是吴晓明教授主持的,今年2016年是建系(院)60周年,也是建系第四次庆祝活动,是孙向晨教授主持的,2026年将是建系(院)70周年,我是个九十老叟了,但希望还能参加。(尽管可能是心到)。当然,七十年对院校来说不是“古稀”。但对人来说是“古稀之年了”。然而时代不同,现代人说:70小弟弟,80多的是,90不稀奇百岁也可期。事实的确如此,在我们高校校园的圈子里,百岁是可期的,原校长苏步青年100岁,原党委书记,夏征农105岁,原副校长蔡尚思104岁才仙逝。最近有关方面披露一个珍贵的数据,(这数据跟我们哲学系(院)关系特别密切)。这数据显示,北京大学哲学系被北大人公认为“长寿系”。该系教师90岁以上占四分之一,85岁以上占一半。知名教授,冯友兰,周辅成,张世英、张岱年、宗白华、
2019-12-10 285
今天是我第四次参加庆祝复旦哲学系(院)创建的纪念活动了,看到这么多校友,系友回来,看到学院取得这么喜人的成绩,十分高兴和鼓舞。我第一次,是1986年参加庆祝建系30周年的活动。这一次是我自己主持的。第二次是1996年建系40周年庆祝活动,是俞吾金教授主持的(可惜他已经不在了)。第三次是2006年是建系50周年庆祝活动,是吴晓明教授主持的,今年2016年是建系(院)60周年,也是建系第四次庆祝活动,是孙向晨教授主持的,2026年将是建系(院)70周年,我是个九十老叟了,但希望还能参加。(尽管可能是心到)。当然,七十年对院校来说不是“古稀”。但对人来说是“古稀之年了”。然而时代不同,现代人说:70小弟弟,80多的是,90不稀奇百岁也可期。事实的确如此,在我们高校校园的圈子里,百岁是可期的,原校长苏步青年100岁,原党委书记,夏征农105岁,原副校长蔡尚思104岁才仙逝。最近有关方面披露一个珍贵的数据,(这数据跟我们哲学系(院)关系特别密切)。这数据显示,北京大学哲学系被北大人公认为“长寿系”。该系教师90岁以上占四分之一,85岁以上占一半。知名教授,冯友兰,周辅成,张世英、张岱年、宗白华、
2019-12-10 282
笔者自1957年踏上讲台以来,至今已逾六十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深感教学工作的重要和作为一名教师责任之重大,更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自觉提高德育修养的必要性。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必须遵循一套独特的教育规律。按我的体会,教学工作的最大特点是一类“良心活”、“长线活”、“合奏活”、“技艺活”和“个性活”。他们的工作常常不符合社会中流行的认知,诸如急躁、速成、“立竿见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教育似马拉松赛,绝非短跑!)、“一刀切”、学制前移以及揠苗助长等。而实际上,深谙上述教育特点的良好师资队伍,对青年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人才辈出却发挥着突出的“灵魂工程师”的作用。当前,全国教育界都十分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趁此机会,我想谈些自己的粗浅认识。我深深地体会到,若按德识才学的高低和教学实效来分,教师似可分为三个层次,笔者形象地把它称作“三层楼”。第一层:属于体积最大的底层,暂称“教书匠”。泛指一类把教学工作当作传授知识和技艺的职业来对待的教师。他们遵纪守法、起早摸黑,能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但对教学规律、教学生态、教学艺术和教学长效等方面,还考虑得很少,多数还停留在战术层面上。第二层:暂称“
2019-12-10 345
笔者自1957年踏上讲台以来,至今已逾六十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深感教学工作的重要和作为一名教师责任之重大,更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自觉提高德育修养的必要性。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必须遵循一套独特的教育规律。按我的体会,教学工作的最大特点是一类“良心活”、“长线活”、“合奏活”、“技艺活”和“个性活”。他们的工作常常不符合社会中流行的认知,诸如急躁、速成、“立竿见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教育似马拉松赛,绝非短跑!)、“一刀切”、学制前移以及揠苗助长等。而实际上,深谙上述教育特点的良好师资队伍,对青年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人才辈出却发挥着突出的“灵魂工程师”的作用。当前,全国教育界都十分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趁此机会,我想谈些自己的粗浅认识。我深深地体会到,若按德识才学的高低和教学实效来分,教师似可分为三个层次,笔者形象地把它称作“三层楼”。第一层:属于体积最大的底层,暂称“教书匠”。泛指一类把教学工作当作传授知识和技艺的职业来对待的教师。他们遵纪守法、起早摸黑,能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但对教学规律、教学生态、教学艺术和教学长效等方面,还考虑得很少,多数还停留在战术层面上。第二层:暂称“
2019-12-10 333
版权所有 © 复旦大学老干部工作处
沪ICP备042465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邮编: 200433 电话: 65642222
  • 中组部老干部局
    离退休干部工作
  • 教育部老干部之家
  • 上海老干部